霍邑就在西河郡的南面,是南下的必经之路,城关依山傍势,地形险要,乃一座军镇要地,堵住唐军南下的去路。
“霍邑壁垒高坚,若是硬攻,恐怕会伤亡惨重。”李建成犹豫不决,不想这样强攻。
李世民年轻气盛道:“上兵伐谋,真正懂得用兵的能人,都不是正面硬拼,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样带兵都出不来气候,所以,还是用奇谋。”
“二弟,你想到什么谋计了?”李建成素知自己这个二弟,平时奇思妙想不少,不按常理出牌,鬼点子多,所以遇到问题,忍不住询问。
“这个,暂时还没有,只是大体方向没有错,办法嘛,得回去想想。”李二毕竟年轻,十八岁而已,他平时看书不多,喜欢舞刀弄枪,骑马射箭,不爱读书,他哪有什么谋计,需要回去询问那些谋士才行。
李建成叹道:“那好,我们各自在营内思考对付宋老生的策略,如果几日后,还想不出来,那么父亲的中军,就会抵达,到时候,需要群策群力,再考虑如何对付宋老生吧。”
李二急忙开口道:“那怎么行,兵贵神速,咱们不能耽搁太久,否则,代王会从周围调动更多的兵力阻挡我军,而且,这是咱们兄弟立功大好机会,不能让父亲和身边那些人,小瞧了咱们的能力。”
李建成摇头道:“宋老生屯兵霍邑,这不是最可怕的,我们还有提防屈突通,那可是大隋猛将,带着骁果卫数万精锐,屯兵河东郡,作为宋老生的后方,前方进军艰难,当稳妥为主,我们毕竟年轻,带兵经验少,不可鲁莽,逞英雄。”
李世民撇撇嘴,虽然没有再顶嘴,但是心中却不以为然,他很清楚自己这位长兄,办事稳妥,僵固守旧,不够灵活变通,攻坚不擅长,守业倒是符合,可李家要马背上打天下,就需要一位擅于带兵打仗的世子,否则何以服众,驾驭群雄?
{}无弹窗临羌城外,战马呼啸,侯君集、郭孝恪、程名振等人在训练骑兵,布成各种阵法,冲锋跑动。
这一次大获全胜,隋军在城内缴获一万匹战马,提升了骑兵队的马匹补给。
而降兵四千多人,被收编在一起,加入了先锋军的徒步方阵,用于冲锋陷阵,只有经过考验期,才能被正常对待。
罗昭云在城外亲自监督,检阅三军训练情况,并且吩咐诸将领,只休整两日,然后立即上路,要发兵土楼山,剑指山岭防线。
算一算时间,薛万仞带人应该正在穿行琵琶峡,天险之路,正是奇兵出其不意的路线。
“杜长史,新兵招募多少了?”
杜如晦禀告道:“回少帅,招募了三千多人,但是城内百姓基数有限,加上先前几次朝廷征兵、李轨征兵,壮丁已经锐减,这一次,新兵还是因为拥戴少帅,念着昔日少帅的恩惠,这才投军入伍,否则,很难再找到人。”
“把咱们的新规张贴下去了吧,投军入伍,可以为家庭免税,而且会发一定的军饷补助,告老还乡时候,有安置金,战死沙场,有抚恤金。”
“嗯,已经把檄文贴出去,如果比待遇,我军应该是为将士考虑最多,待遇最好的了。”杜如晦点头说道。
“府兵制最初还是合理的,但在乱世,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不如真金白银的军饷实在,免除一定赋税,再给予一定的照顾,这样的待遇,才能让百姓真正体会到甜头,甘心为我们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