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所言极有道理,属下认为可行!”杜如晦拱手说道。
李靖开口道:“向西面发展,就由末将领兵吧,在西北边戍待了数年,对西域文化、高原文化有所猎涉,这里的语言,我也掌握,可以将汉代河西走廊的诸郡,重新再掌握回来。”
罗昭云脸上露出笑容,这也是他的意愿,换别人都不放心,不光是才能,还有人的品格,都不如李靖。
毕竟李靖已经四十多岁,接近五十,他没有称霸的野心,成熟稳重,有自己主见,放在哪里手握兵权,都能让人放心,如果换做侯君集等年轻将领,难免会让罗昭云猜忌。
罗昭云叹道:“那就有劳李将军了,希望两三年之内,可以将西北的广袤土地,串联起来,加强沟通联系,促进商业交流,本帅会引来中原一些商贾在丝绸之路上贸易,一旦这片西北地区百姓富裕起来,就会死心塌地跟随我们了。”
李靖感慨道:“早在四五百前,汉末王莽上奏当时临朝的太后王政君,说天下已经有了东海、南海和北海郡,再有个西海郡,才算是四海一统,后来便在青海湖的西海郡设置,沿着湟水河流域,汉代便有了邮亭。”
“那些早已不存在的邮亭,曾经把雪域高原和内地联系起来。它们既是驿传设施,负责军事物资和军事情报的传递;又是军事据点,负有防守任务,我也会在这方面下手,设立邮亭驿站,休整道路,便于沟通,传递情报,将邮亭连起来,把雪域高原和内地彻底联系了起来。”
{}无弹窗聚将会结束后,罗昭云留下了李靖、侯君集、郭孝恪、长孙无忌、杜如晦、薛万仞几人,参与了核心会议。
整个帅府的防卫,则由麦季才、程名振、周仲隐三人带兵接管,全部换上了随行带来的侍卫。
节堂内灯火通明,罗昭云询问了一下目前军力、后勤补给、粮草、马匹等细节问题,由杜如晦来做笔录,长孙无忌负责查看账目,这样做,并非信不过诸位将军,而是一种接管程序,马虎不得,只有事事按章办事,上下军纪才能如同一辙,不开马虎豁口。
李靖如实地将目前伏俟城兵力,以及其它几座小城驻军禀告出来,伏俟城大约有三万主力军,其它三座小城各有一万兵力,除此之外,还有两座军营,各有一万五千兵马,正规军加起来,足有八万人。
罗昭云思忖一番,说道:“八万兵力,能够随军出战,征讨叛军的人马,恐怕只有五万,毕竟西海郡还要留下防守的驻军,以防叛军来袭,或是吐蕃趁机压境。”
李靖点头道:“不错,只能抽调出五万精锐,远征其它地方,当然,如果我军能占据其它郡,开仓放粮,继续征兵,收编降军,队伍就会越来越大。”
罗昭云觉得李靖所言,颇有道理,对照沙盘地图道:“李将军,对于接下来的用兵,你有什么想法?”
李靖沉思一下,说道:“西部面积很大,有河西走廊,能与西域数十国联系,如果我们能先一步拿下河西走廊上的诸郡,划到我们的势力范围内,地域之广,汲取西域诸多色目种族人加入队伍,组成混合军队,然后对抗西北的一些自立为王的势力,就会游刃有余。”
罗昭云皱眉道:“李将军的意思,先在西部发展,扩增地盘,储备实力,然后向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