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什么事?”罗士信心直口快,忍不住问。
有侍卫搬过椅子,李密坐下后,让房彦藻摊开一张地图,说道:“我瓦岗军在乱世中,要替天行道,不止是说说而已,下一步要进攻荥阳,目前杨庆已经派了刘长恭带兵阻击我军,这并非什么大问题,只是瓦岗军目前扩增很大,粮草消耗过快,所以,进攻荥阳前,想先拿下兴洛仓!”
“兴洛仓!”罗士信、程知节闻言一惊,他们身为隋军将领,自然知道这个粮仓的重要性。
这兴洛仓在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北临黄河,西接洛水,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能够与江南粮仓产地相连。
隋大业二年,在巩县东南河洛镇兴建洛口仓,把从江南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囤积于此。修筑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粮八千石,设官兵万余兵马防守粮仓。按此记载计算,洛口仓约可容纳粮食两千四百万石,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
虽然粮草一直没有灌满,这几年征粮减少,战争频繁,但即便如此,里面恐怕仍有一千万石,足够二十万大军数年之用了。
“二位将军对回洛仓可曾了解,驻军防守等,便于我等顺利奔袭,迅速得手,不但可以满足我军后备粮草之需,连周围数郡百姓,都能得到救济,帮他们度过今年的饥荒。”李密说得诚恳。
程知节和罗士信相互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明白,这表面看似重用他们,前来听取意见,但未尝不是一种投名状,有一点试探成份,若二人不是真心归附,恐怕就不会尽心办事,说出仓城的军事部署了。
罗士信说道:“这好办,只要点给我三千人马,我就可以偷袭血战,拿下此城。”
李密则摇头道:“罗将军伤势太重,暂时不宜动手,而是养伤为主,日后会有诸多机会,等罗将军大展神威。”
程知节起身道:“我的伤基本好转,还是由我带兵,前去袭城吧。”
李密沉思一下,微微点头道:“这样吧,由你带队,徐世绩、王君廓随行辅助,去奔袭仓城,拨给你们八千精兵,要确保万无一失,偷袭拿下兴洛仓,这样我军跟刘长恭作战时候,底气就足了,攻克荥阳,指日可待。”
{}无弹窗荥阳东三十里,蒲山公大营。
李密代海寺伏击张须陀成功,几乎使张须陀的精锐之师全军覆没,一战成名,天下皆知。
各地义军、官府、门阀都纷纷传颂李密之威名,更别说瓦岗军内部了。
所有瓦岗军都对李密刮目相看,他们几乎都是来自田地的百姓,知识少,视野短,得知李密乃是蒲山公后人,又如此善奇谋妙计,顿时在军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拥护。
这时候,李密的一位好友李玄英,趁机在军中有散播的《桃李章》的谶语,开始做了耐人回味的解释。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李玄英研究后,秘密散播,预言了三件事。
第一句,桃与逃偕音,指的是逃亡的李姓之人,会得天下。
第二句,意思是皇帝与皇后,迷转于扬州,不得返都。
第三句“勿浪语,谁道许”,是要守“密”的意思,言意指的是李密。
李玄英最后得出结论:当今皇帝与皇后,回不来了,会死于扬州;蒲山公李密会得天下。
这个消息传开,军营内的将士们深信不疑,越发觉得李密就是这个神秘谶言里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李密可能就是接替杨广的真龙天子,大隋要亡国了,密公当兴!”
“我们要拥护密公,日后都是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