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阵士卒由于一直没有厮杀,所以体力尤在,死亡感没有前线那些人强烈,很快就安静下来。
李密策骑出来,大声喝道:“将士们,你们辛苦了,虽然我军看似败亡,但是本将军在这里安插了数万伏兵,早就等候张须陀、罗士信等人到来,尔等将士原地休息,等待一会反击隋军,咱们报仇的机会,马上就要到了。”
这个消息传开,两万将士都愣住了,原来己方还没有败?
众人将信将疑,议论纷纷,怀疑这是主帅稳定军心之计。
就在这时,代海寺山脚下的伏击圈,忽然传出战马扑倒的剩余,罗士信等人被绊马索、渔网忽然间困住,然后乱箭飞来,射死了不少人。
程知节见状,立即派人增援,追杀的大军涌上去,但是从密林内冲杀出两股人马,一下子就将隋军先锋给包围困住了。
那些逃亡的士兵看到有瓦岗军士在反击,也下意识地挥刀还击,双方混战在一起。
张须陀带兵赶来之时,听到前方的厮杀声,以为追上了李密等人,所以下令全军压上,歼灭这里的瓦岗军。
忽然间,丛林里、山腰上,传来了呼啸破空之声,漫天纷飞的箭矢如雨点一般罩向了刚抵达的隋军主力。
天空被箭羽遮挡得黑压压的一片,落地之时,跟着传出一阵阵残叫哀号,使得隋军顿时受到了损伤。
“咚咚咚!”仿如晴空惊雷,战鼓从遍山八方轰隆,喊杀声从三面山头和丛林如潮水般压来!
“这里有诈!”张须陀意识到了局势有变,但后路被堵死,伏兵收网,顿时将隋军的士气给打压下去。
李密、徐世绩带着两万多兵马重新杀入战场增援,士气大振,使得这片伏击圈陷入了混战,隋军被重重围住,水泄不通,局势危矣。
ps:错误更正:隋末这里叫代海寺,后来才改为大海寺。原由是隋唐时,李渊任荥阳郡太守,李世民目患眼疾,求遍名医无效,后到代海寺求佛,立愈。李世民登基后,命尉迟敬德扩建代海寺,东西长二十里,南北宽十八里,规模如海,故名大海寺,后至明清毁灭。显然,这个隋末时期还是该叫代海寺,这里本人疏忽了,没有提前详查,受到影视剧影响以为此时就叫大海寺呢。
{}无弹窗张须陀看到瓦岗军终于崩溃了,嘴角溢出了笑容,自己的计策已经实现,偷袭了瓦岗军后方的大营,别说瓦岗军只是农民军乌合之众,就是正规军,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只有被动挨打,军心崩溃。
“张元帅,李密亲自带着残余兵力逃向了代海寺的方向。”偏将贾务本策骑过来禀告。
张须陀蹙起眉头,他虽然算准了前面的局势发展,但是却没有算准后面的逃跑路线。
他事先让樊虎带着五千兵马,安插在瓦岗军大营后方直通金提关的必经之路,但是李密换了路线,绕过了他们所设的伏击圈。
张须陀寻思一下,想到李密这个人还是有些能耐,可能担心按照原路逃亡,会遭到伏击,所以出其不意,打破了他所设的伏击圈。
“元帅,瓦岗军正在溃散逃亡,追还是不追?”
张须陀望了一眼,李密带了不足两万完整的方阵在前面逃,后面还有两三万的士卒在奔跑逃命,这是难得的机会,可以将瓦岗军的主力军歼灭,而且活捉了李密等人,彻底解决山东、河南一带的叛乱。
如果能镇压这里的中原腹地的祸乱,大隋还是能够复现生机,其余叛乱将得到震慑,朝廷还有翻身的机会。
张须陀喝道:“传令,全县追击,另外,派人快马去给樊虎送信,转移伏击圈,到金提关前的岔路口伏击,阻截李密的逃军,他们绕走代海寺那片山林地,肯定没有樊虎他们快。”
“遵命!”
张须陀又道:“还有,派人去通知秦琼将军,彻底捣毁瓦岗军大营,然后再跟上来追击。”
“喏!”贾务本掉马去传令了。
很快,号角齐鸣,威武雄壮,迟迟未动的方阵大军,也轰隆隆开动了。
张须陀此次亲自指挥中军压上,殿后追击,而前面罗士信、程知节已经带着前军在追杀屠戮逃亡的瓦岗军士。
兵败如山倒,瓦岗军本就不是主力精锐,许多新军混杂其中,得知兵败了,营盘已经被毁,所以争先恐后,哭喊着往前跑,一点都不假,隋军将士根本就不疑有诈,因为太逼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