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想让自己抢夺战国帛书的事传开,否则,日后难以安宁了,跟李靖如实道来,是因为一来信得过他,二来因为虬髯客的关系,这事迟早都会让李靖知晓,自己不好隐瞒,对其它人,就不想告诉了。
“好,都听罗将军安排!”李靖爽快答应。
罗昭云与青霜起身,去了后院,李靖安排了丫鬟,给二人准备热水和干净的衣裳。
二人分开洗浴,浸泡身子,缓解身上的乏力,然后换上崭新干净的衣袍之后,男的丰姿如玉,英俊无匹,挺拔威武,女的青春靓丽,窈窕多姿,娇美倾城。
两人穿戴好后,下榻房间已经安排好,罗昭云和青霜先回房间暂时歇息一会。
青霜坐在床沿,轻声议道:“这个李靖不错,为人诚恳正直,你没有看错人。”
罗昭云微微一笑,因为他熟悉史人物,有一定识人优势,未卜先知;接下来,他要观察侯君集等人态度,待收纳了西北鹰扬府兵,为后面隋朝大乱做准备,至少这一股力量,日后可以制约李渊入长安,发挥奇效。
{}无弹窗李靖听罗昭云说了许多见解,其中不乏一些高谈阔论,针砭时弊,对目前大隋的处境,也是分析的条条在理儿,使他深有感触。
“罗将军,你如何看待这些四处谋反作乱的叛军首领?”李靖询问,这是一直纠结他的问题。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李崇义曾任北周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他的舅舅,是隋朝大将韩擒虎,可谓根红苗正,世族门阀之后,只不过,父亲早逝,当李靖成长起来时候,家族已经没落,自己因为持才傲物,年轻时候不知变通,所以官路不顺。
但他心中的忠君报国的思想,却非常的深厚,对出身寒门的贼首,也没有太多好感,此时询问起罗昭云的看法。
罗昭云沉吟一下,说道:“大隋气数将尽,各路豪杰揭竿而起,以至民间,百里为旗,烽烟四起,河北一带有高开道、窦建德、张金称、郝孝德、山飞,中部齐鲁有翟让、孟海公、王薄,江淮有杜伏威、辅公、林士弘等,能说上名字的少说也有二三十,没有大名气,却占山为王者,可能不下百路,然则,这些人,大多为一己之利,各行其事,浑水摸鱼,打家劫舍,难成大业,说好听的是义军,其实一大半都是草寇,没有军纪,走到哪抢到哪,祸害庄家,破坏农舍,杀人放火,靠这种队伍,要续接中原朝廷的国运,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李靖听完微微点头,也觉得农民起义军,并不可信,难以有大抱负,好的劫富济贫,救济一方百姓,差的可能更多是带来战火与劫掠。
“罗将军,若大隋真的不可救药,不知你有何打算?”李靖处于边疆之地,他没有任何称王称霸的野心,但是手握三万士兵,驻扎数载,对这些兵马和部将,都有了感情,而且跟侯君集等人,也有深交,日后天下要乱,各方实力相互吞噬,肯定要寻找明主投奔。
“现在说出来,为时过早,不过,我肯定不会束手待毙,坐视我罗家灭亡,幽州遭劫,所以,一旦隋朝真的腐朽将亡,天下群雄并起,相互争霸,到时候,罗家肯定也会有所行动。”罗昭云说的含蓄一些,但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顺应大势,绝不愚忠到底。
李靖沉默下来,消化他的言论,这些话太过惊人,若是传出去,以当朝陛下的猜忌和秉性,肯定会诛杀三人,妄议君王,有谋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