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诺言

江山争雄 丰玄机 2114 字 8个月前

这几日的孤军行动,可谓惊心动魄,听得在场大臣们,都暗暗心惊,觉得这个罗成的胆识太过人了。

“哈哈,甚好,三四万人,就能击败数倍兵力的高句丽追兵,而且从容而退,连步兵都安全撤回,几百里的距离,没有被大军追上,坑杀了高句丽的骑兵队,让乙支文德的大军,没有追上我军主力,每一战役,都十分惊险,罗成,你这次出兵,也算为我大隋挽回一些颜面,朕必须要褒奖封赏,说吧,你有什么请求,大可提出?”

隋炀帝本来打了一个败仗,无功而返,丢下了一半的军力埋骨他乡,可是最后撤军时候,隋将打了这样一个漂亮的仗,让他顿时挽回不少天颜,让大臣们都清楚,高句丽军并非什么勇武之师,照样被罗成带兵打退,只是这次征辽东,输在了天时、地利上。

他忽然觉得,明年来个第二次征高句丽,绝对能成功,首先出兵要早,开春就快速进军,这样不必像这次,寒冬腊月来临,无法作战,被迫撤走。二是出动更多悍卒,成立骁果卫,更加英勇善战才行。

罗昭云绝想不到,自己这次救主,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却使隋炀帝更加坚定了第二次出兵辽东,讨伐高句丽的决心,其自信、傲慢又都回复过来。

“要什么封赏?”罗昭云陷入了犹豫中,他本想说,这是微臣份内之事,不求封赏,显得大义凛然。

但是,那样自己又能得到哪些好处?越是无欲无求,功高盖主,反而越上君主不放心。

就好比王翦在出兵楚国之前,手握六十万兵权,却担心秦王对他猜忌,最后功成之后被诛杀,所以提前要了许多封赏,比如土地、黄金等,就是要让君王放心。

汉朝开国功勋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因为被刘邦猜忌,也都一个个拔除掉,连萧何在做丞相后,都要不断以贪污土地、俸禄等自污,让刘邦放心自己,没有其它野心。

罗昭云又想到了出征前对如意公主的承诺,一咬牙,双手抱拳,单膝跪地,诚恳道:“臣已弱冠,该当婚配,心仪如意公主已久,不求其它封赏,只恳求陛下,将如意公主,许配给微臣为妻,感激不尽!”

{}无弹窗罗昭云带兵风驰电掣,赶回来了辽东城,已经黄昏时分。

这些人大多带着伤病,厮杀中或多或少挂彩了,伤口没有及时处理,有些炎症,风寒侵袭,会有些发烧的情况。

进入辽东城后,立即找军医治疗。

提前赶回来的士兵,得知少帅平安杀回,成功阻断了后面的追军,全都欢呼起来,毕竟这件事,影响重大,如果没有他们誓死断后,大隋数十万大军,可能都要被冲散、打垮,横尸遍野不可。

即便如此,这几日,隋炀帝吩咐各路将帅在辽东城整军,清点人数,只剩下不足五十万军力了。

数日前统计,还有七十多万兵力,现在一下子缩水了二十多万,不是被击杀,就是被冲散,消失了踪迹,逃到各处都有。

百万雄师征辽东,不足一半回来,可谓惨败。

如果没有罗昭云料敌先机,早就在长弓岭峡谷关伏击,打退了前来此处设伏的高句丽军,那么隋军被阻断去路,前后包抄,很可能要全军覆没,能逃回数万人都不错了。

正因为罗昭云熟悉历史,早就料到了这种结局,所以才会提前部署,抢占了先机,成功地阻击了高句丽的追兵,保住了大隋数十万的兵力。

寒冬腊月,辽东格外寒冷,隋炀帝也染了风寒,咳嗽不断,一半因为失败的愤怒,羞愧丢面,一半因为天气原因,水土不服,没有经过这么冷的天寒地冻。

隋炀帝通过一些大臣和将领,得知罗昭云所做事情后,对他更看重了,他也清楚,若是没有人断后,被高句丽一路追杀,直接逃回大隋北平郡去,这一路上,千里之遥,很可能都是隋军埋骨之所。

“宣罗成觐见!”隋炀帝得知了罗成归来,立即吩咐人去传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