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战前总动员

江山争雄 丰玄机 1932 字 8个月前

可以说,罗昭云在这次大战中,被闲置了。

不过,杨广似乎并没有完全冷落他,让这大隋少帅寒心,所以,当听说有大军赶到涿郡或渔阳一带,安营扎寨后,杨广会派罗昭云和司马德戡、赵行枢等人,去那营地代替陛下巡视一番。

在渔阳郡与涿郡交界地带,二十四军陆陆续续赶来,没有哪个将领敢在路上多耽搁。

近百万隋军,声威浩大,每一军扎营都连绵数里,气势恢宏。

这次隋军编制与以往不同,采取新的委任之法,每一军中,设置大将(行军总管)、亚将(副总管)各一人,下统骑兵、步兵、辎重兵三兵种各四个图案,每团各有偏将一人,合共统率十二个团、

骑兵团的每团下辖十队,每队百人,一团一千骑。步兵每团下辖二十队,兵力两千人,辎重团是散兵。步兵挟辎重而行,每军兵力大约三万人左右。

此外,每军编置受降使者一人,奉诏以行慰抚工作,不受大将节制。其实就是监军兼传递皇命之人,及时反应将军的行为,并且传达皇帝传来的密旨和军令,必须照办,否则就是抗旨,即便打赢,但违反皇命,也是死罪。

隋炀帝由此对全部三十军‘亲授节度’,实行指战,故而他是战场最高统帅,前方作战军令都有他一人发出。

罗昭云闻之后,心中冷笑,军情瞬息万变,古代没有电话和无线电报,传递军令会有时间差,形势早已改变,如此打法,不败才怪了。

杨广听完罗昭云的禀告,超额完成任务,顿时露出几分欣赏之色,当场对他进行表奖,又赐了一些彩绢、黄金等。

罗昭云谢恩之后,说道:“陛下,不知这次需不需要罗成带军杀敌?”

杨广微微一笑,眼光闪烁,似乎略有犹豫道:“不必了,你这些日子,一直在忙活,替朕密旨办事,又完成的这么好,朕很满意,不必再辛苦杀敌了,朕封你为御前六营之一的行军总管,跟随朕御驾亲征即可。”

罗昭云错愕了一下,没有想到自己这次竟然被卸任,不必参与大战了。

好在他对出兵高句丽,没有多大兴趣,也不必再渴望胜利来证明自己,抬高名气,他当即领命,说了一番谢主隆恩的话。

回到大殿群臣阵列中,他暗自在猜疑杨广的心思,多少有了一些答案。

也许是因为罗昭云他这几年名声太盛,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已经在十八九岁就被封为大将军、王侯,还灭了吐谷浑,完成一次开疆拓土,引发不少人的眼热,如果他这次继续带兵在前,势必夺了不少人的风头。

二十四路大军,那么多大隋名将、虎贲将领,都在隋朝赫赫有名,威震四方,罗昭云跟那些人比起来,军方资历还浅,所以,杨广不打算给他太多的抢眼发光的几乎,留给其他大将军一些面子,也无可非议。

另一方,身为帝王,最忌就是功高震主,要懂得搞平衡,如果极力捧一个人,很容易成了骄臣、宠臣,权力一高,往往连皇帝也不放眼内,杨广也是妒才之人,不愿看到罗成一直光芒万丈,文武全才,夺取他君王的风头。

所以,这一次,西域二十多个邦国使臣跟随,草原各部落首领前来观摩,何等壮阔排场,隋炀帝杨广打算自己成为主角,所有各路大军,必须听他全全指挥调遣,这样才能展示出他的调兵才能,威震四方,在番邦异域国王、首领、使节团面前,突显自己的惊世才能。

这种傲慢好面的心思一起,对国战而言,简直是一种灾难,因为太过轻敌与儿戏,根本没有把战争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