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她不断成长,读书渐多,视野变宽,小女孩时候的暗恋已经淡化,成年之后,二人做了知己朋友,如兄妹之情,王士隆见了她,常叫她作师妹,以表示自己对薛道衡尊为师的师徒情分。
所以知道王士隆才名的人,此时都异常兴奋,王士隆的对子,常被圈内人,称为隆中对,曾令不少文人叫绝。
王士隆简单做了一下介绍后,对着罗昭云道:“我要出对子了。”
“请吧!”罗昭云神色淡然,不为所动。
“我的上联是,身居高阁,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王士隆微微含笑,有一股特别的气韵。
众人愣了一下,仔细咀嚼,顿时不少人拍案喝彩,读懂了对子中的深意。
这看似在高楼上望明月的句子,实则牵扯到了三国时期,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孔明,姜维,吕布!
梁文才听到上联后,有些激动,就好像这样句子是出自他口一般,觉得王士隆若能难住对方,自己的面子也能好过一些。
不少人都微笑起来,等着看罗昭云的笑话了,觉得他难以对出。
“不愧为子相的后人!”牛弘感叹,子相是王韶的字,当初二人关系很密,没少书信往来,谈论文学。
蔡王杨智积道:“这下,可难住了罗将军了。”
宁沐荷有些着急,低声问:“依依姐,你能对上吗?”
萧依依摇头一叹:“我虽然自诩精通诗文,但只是相对那些花魁而言,跟真正大文人比较,那就逊色多了,王士隆十多年前,曾是京城一代才子翘楚,”
“十年前的大才子,跟十年后的大才子,进行的对决啊!”宁沐荷也有些吃惊了。
罗昭云瞅着这位外表俊雅不俗的士子,冷笑道:“对对子,不就是对联吗?我接下便是。”
听到他接下,顿时间,许多人都呐喊起来,这样的好戏,谁不愿意看?
“甚好,那在下便出题了。”梁文才停顿一下,说道:“伊水入河东流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也算应景了,毕竟伊水,就是烟雨楼外经过的一条城渠内河名字。
众人全部聚精会神,想听罗昭云是否真的精通对对子,这可是文人知识与现场发挥的结合,随机应变,并非书呆子能玩得起来。
罗昭云沉思一下,脱口道:“洛山汇聚西望首,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好!”不少人觉得对仗工整,词句意境不凡,鼓起掌来。
梁文才蹙一下眉头,没料到对方会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出来,而且貌似水平不低,当下收起轻视之心,望了一眼窗外的栏杆,出上联道:“栏杆外听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随波逐流去。”
众人拍手叫好,这首上联,颇有几分壮阔之意,尚书牛弘、蔡王、房言谦、虞世南、庾自、直虞绰、欧阳询、萧瑀、封德彝等人,无不是学问大家,还有许多年轻士子,如房玄龄、杜如晦、王士隆、宇文士及等人,在京城年轻一辈中,也略有才名了。
这些人,都在思忖着梁文才的上联,在京城内,都知梁文才的对联,堪称上乘,少有对手。
宁沐荷、萧依依、如意公主、乔倾月、诸多世族名媛们,却都在关注罗昭云,不知道他能否对出来。
罗昭云此时在搜刮着脑海中的文采,这需要活学活用,绝非背诗那么简单了。
好在他在高中、大学期间,酷爱文学和历史,翻阅过诗词格律和书联的书籍,也才写过一些打油诗,所以,此时并没有怯场认输,而是极力思索。
这些年,他并没有荒废读书,对古代的一些著作,也耐心阅读,比当年穿越之时,已经提示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加上多出一千年的文化底蕴,顷刻间,他脱口对道:”窗棂间赏皓皓日月,尽四时凭眺,番邦朝拜来。”
“彩!”
“对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