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云心中很不愿意,又是吟诗啊,自己虽然是半个文科学生,也喜欢文史,但是毕竟不是真正古人,对吟诗作对,没有那么深入骨子里的热衷;最近总是剽窃唐宋名家的诗文,他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这个,微臣一时,也想不到什么佳作,只怕会让皇后和公主们见笑、失望了。”
小公主杨采玉听完,吐了吐舌头,暗中向他抛媚眼,心说:我还不知道你,就在这装吧,才不外露,故作谦虚!
李世民年纪小,但是十分机灵,眼珠一转,哼道:“都说罗成文武双全,乃是京城后起之秀,了不起的青年才俊,今日一见,也没什么,藏头缩尾,没有大丈夫敢做敢为,亏我还把你当成榜样呢。”
罗昭云淡淡一笑,知道这小子在用激将法,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此时还是一个小屁孩呢。
诸人看着李世民小小年纪,一副小大人的口吻,都觉得滑稽好笑。
李世民却不觉得什么,仍背着手,听着胸膛问:“罗成,你究竟能不能做出一首,咏雪又咏梅的诗,互赞之,却不相欺压,另其一逊色。”
事实上,这小子没安好心,是有意为男人了,一个六岁多的黄口小儿,出口成文,大不简单了。
李渊微笑,对于这个二儿子的急智,还是挺赞许的,萧皇后、小公主等人,却是想看一看罗昭云的即兴发挥和才华。
“这有何难?”罗昭云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想缩头,尤其是面对这个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有意展现一下,震慑住他,没准以后投身李唐,能够知他才能深浅。
所以,罗昭云思忖一下,吟出来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昭云离开中华殿的时候,心中有些忧虑,一年内建完洛阳城,哪怕只是皇宫和外城墙,不算一百零八坊,那也非常赶进度啊,至少发动数十万的劳工才行。
当然,最头疼是杨素,罗昭云只是副使,还没有那么大权力,以防护治安为主,监督质量。
罗昭云与杨达、宇文恺走出来,三位都是副使,以后相处的时候还要很多,杨达呵呵一笑道:“罗将军,宇文先生,以后咱们就是一个战线的袍泽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一起出去吃顿酒吧,二位觉得如何?”
这杨达五十多岁了,样貌不俗,国字脸,眉峰重,仪表堂堂,曾当过隋朝黄门侍郎、内史侍郎、几州的刺史等,十年前,当过工部尚书,一直兢兢业业,深得隋文帝、隋炀帝两代皇帝的信任。
杨达算是大隋的贵族,其父杨绍,曾仕北周,为仪同、内史下大夫,杨达的兄长为观德王杨雄,隋初四贵之一,也是杨阀的一大豪门。
当然,杨达还有一个身份,更加厉害,那就是,他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亲外公!
不过这个时候,武则天还没有出生呢。
宇文恺官职并不大,听到前宰相,工部尚书,如今的纳言杨达亲自想要,不好拒绝,点头同意。
罗昭云也有意跟二人拉近关系,所以也痛快答应:“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三人还没有走出几步,有太监飞奔而来,叫住了三人止步。
杨达询问:“不知陛下要召唤我等谁回去?”
“不是陛下召唤,是皇后、公主,邀请罗将军到后院赏梅。”
罗昭云噢了一声,有些意外,抱歉对杨达、宇文恺道:“我先去面见皇后,公主殿下,晚上的不变,就设在自家的烟雨楼吧,酒水都可以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