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内,不要牵扯党争,以年纪轻为由,推却任何人的招揽。”罗荣一边下子,一边说道。
“阿翁觉得,朝堂要起风波了?”
“哼,不是要起,是朝堂的风波,从来就没有停过,只不过,这一次,非常复杂,动辄就会血流大兴城了。”
罗昭云听出了祖父的话意,结合历史知识,他也清楚,不久之后,隋文帝驾崩,会出现宫廷之变,还有杨谅的造反,大概就是明年初的样子,半年多了。
这是历史大势,他能预知,可是祖父罗荣,光凭着为官经验,竟能敏锐闻出了京城的血腥之气,还是非常有见识的。
“或许这就叫,树欲停,而风不止吧!”
罗荣微微一笑道:“真不知,我将门出虎子,怎么偏偏出了你一个文采出众的才子来,呵呵,不过这也好,允文允武,日后你的成就,定然超出祖辈三代了。”
罗昭云谦逊几句,说些让老爷子高兴的话,爷孙二人,相处融洽。
如今他在罗府的地位,可以说,已经被罗荣当成未来罗家的继承人了。
如果远在幽州城的孟氏大夫人知道了,肯定非气得吐血不可,她心狠手辣,亲自制造了一些家门血案,最后还是打错了算盘,到头一场空。
。
杨广脸色阴沉,对被刺的事件,感到了愤怒,如今父王病重,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自己将是未来的九五之尊,竟然还有不少势力要除掉他,这是蔑视他,也是对皇权的挑战。
待我为君日,必定以这些势力来血祭,奠我大业之基!
杨广非常的自负,因为这些年文功武略,治理一方都有成效,威望甚高,甚至江南之地,至今还传诵他驻守时的好,若没有他当时整合江南文化与北方沟通,说不定,南朝的叛乱会愈演愈烈,绝不会销声匿迹下去。
他很有才华,自认为写诗作赋,儒家经典等,皆有一定研究,博古通今,少有人能企及左右,京城才子中,杨广也多有傲视之心。
就是这样一个自诩不凡之事,成为储君,即将为帝,却屡屡遭到了刺杀,让杨广的颜面受损,心中憋住了一股火。
这等大逆之事,等若给杨广光鲜的形象上,不断泼墨,难道自己成为大隋皇帝,九五之尊,不应该天下共辅佐,民心所向吗?
那些支持杨勇的关中旧贵族,杨广已经忍了很久,尤其是元氏,始终跟他作对,日后必当扫掉这个门阀,此外,许多门阀虽然名义上看似在支持他,但背后都有小动作,暗中又派人跟元系、杨谅一方联系,这种背叛,也是杨广无法接受的!
只不过,一日不当权,他就要暂时隐忍,无法出手。
“汉王那边,聚集多少人马了?”
张衡率先答道:“汉王盘踞太原,重兵之地,加上府兵和驻守的军队,至少有十五万可调用的军队,若是陛下一旦归天,杨谅率军进攻京师,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