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袁绍发兵

“主公,属下只需两千兵马,便可取上谷。”许攸自信道。

“好,有子远乃是冀州之幸也。”袁绍大喜。

实际上许攸也不是无的放矢,并州军占据上谷郡只有数月,能有什么作为,之前他也问过了尹雄,刚投靠冀州军的尹雄更是急于立功,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带着他前往就算是不带兵马也能成功,为了稳妥,他还是决定向袁绍求取两千兵马。

许攸低声将他的计策讲了一遍,听得袁绍是连连点头,当即应允了下来。

田丰拱手道:“主公,并州军能够突袭右北平成功,对代郡、上谷岂会不设防?”许攸能够想到的,难道并州军的谋士就想不到,郭嘉的厉害,他可是知道的,这次右北平丢失,恐怕就是郭嘉的手笔。

“田大人,尹太守在上谷多年,并州军攻打右北平的兵马有上万之众,两郡定然没有多少兵马。”许攸冷声道。

“此事就以子远之意。”袁绍语气坚定的说道,他要让并州军尝尝有家难回的感觉。

许攸挑衅的看了一眼田丰,趾高气昂的离去,他与田丰、沮授不和,在冀州军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许攸看不惯田丰、沮授,沮授田丰有何尝看得上他。

有推荐票的,记得顺手支持一下哦!

能够订阅本书,就是对本书最大的支持,本书首发,喜欢的读者,记得到网站支持哦!

军中的将领则是没有过多的言语,作为将领,他们不惧战争,谋划是文人的事情,他们要做的就是带领军队赢得一场场的胜利。

文人与武将不对付,在诸侯之中屡见不鲜,武将喜欢直来直去,而文人则是凡事考虑良久才会决定,文人鄙夷武将的粗俗,武将又何尝会对文人有好脸色。

见场内久久沉默,袁绍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命令道:“派人将阎柔请来。”

攻破蓟县之后,阎柔就发现自己对于乌桓人的掌控越来越弱了,蹋顿甚至明目张胆的违抗他的命令,在以前,虽然蹋顿暗中命令乌桓士兵做事,却是不会明面上违逆阎柔,胜利和巨大的收获,让乌桓人更加的肆无忌惮,冀州军占领城中最重要的位置,乌桓人同样不甘心离开蓟县,在城内胡作非为,冀州谋士担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乌桓人的存在,在他们眼中,毕竟乌桓人是异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认识早已是深入人心,汉人对于异族人始终有着防范之心,即使匈奴迁居大汉多年,也是在匈奴治地设置护匈奴中郎将,为的就是防范匈奴人,不使匈奴人的势力坐大,乌桓人也同样如此,至于说迁居到汉境之后,生活的怎么样,汉人官员基本上不会去关心,至于匈奴人和乌桓人闹事,强大的汉人是不会畏惧的。

阎柔得知袁绍有事相召,不敢怠慢,带领蹋顿与一干军中将领,前往州牧府。

场内凝重的气氛,让阎柔有些疑惑,拱手道:“袁大人召在下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在袁绍的面前,阎柔的表现一直很恭敬。

“阎大人,上谷的并州军突然发难,突袭右北平,如今右北平已经被并州军占据。”袁绍缓缓道。

“右北平丢了?”阎柔讷讷道,右北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仅是公孙瓒的治下那么简单,若是右北平为并州军所占据,阎柔麾下的大军想要返回辽西,就变的有些困难了,相比于袁绍,他更加心忧右北平的局势,当初就是公孙瓒率兵驻扎在右北平,挡住了乌桓人的步伐,用白马义从消灭了乌桓人的野心,右北平的位置是极为重要的。

“本侯攻打右北平,为麾下将士报仇,奈何兵力不足。”袁绍叹道,此时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兵力的重要性,手中没有足够的兵马,想要占据更多的地盘,只能是一句空话,攻占一郡之地之后,需要大量的兵力驻扎,冀州虽然富裕,并不代表冀州的州牧府富裕,有钱有粮的世家也不是傻子,他们不会因为袁家的名头乖乖的将手中的钱粮交出来,支持袁绍,说白了更多看重的是袁绍身上的潜力,想要从袁绍的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