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盘踞沛县的刘邦,在得知项梁战死之后,先他一步率军南下盱台,直接投奔了楚怀王。
楚怀王在得到了刘邦这生力军之后,终于摆脱了傀儡的境地,趁着项梁身死的时机借助刘邦的力量整合了楚国所有的力量,将军权直接收归了己有。
他本来就是楚王,如此为之留守的将领们在项梁身死,项羽声望不足且在外的情况下,根本没有理由反抗。
整合了所有的军力的楚怀王,在刘邦的建议下带领着楚地目前所有的军事力量,直接北上彭城在项羽没搞明白怎么回事之前便剥夺了项羽的军权,随即迁都彭城。
执掌大权之后的楚怀王,只是给了项羽一个鲁公的称号,而刘邦则被封为砀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原来的军队。
成为真正的楚王之后,楚怀王并没有就此固守这一亩三分地,而是派出了两支军队继续同秦军作战,一只由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统军五万同各诸侯一道前去营救被围困的赵国巨鹿城。
另一支刘邦为主将,同样统兵五万,趁着秦军主力在巨鹿被缠住,关中大乱之际,西征关中。
(楚国上下知道子婴已经率军入关,并不知道南越秦军如此短时间便攻破武关,占据了咸阳城分出了胜负,在楚怀王和楚国群臣这里,信息不畅的他们尚以为,关中新秦、旧秦两支军队正在混战中。)
然而宋义行军至安阳却停军不再进发,项羽斩杀宋义,楚怀王被迫立项羽为上将军。
而后项羽引军渡河,沉舟楫,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与攻打巨鹿的秦军交战,九战九捷,名震诸侯。章邯只能一边死守巨鹿城南的棘原,一边派人去咸阳求援。
虽然他不知道此刻咸阳的局势,然而不管是谁都不能视自己现存的这二十万秦军等死。
与此同时负责西征的刘邦亦是率军开始强攻南阳郡宛城,试图打通去往关中的通道,宛城秦军亦是向咸阳求救,此时正是子婴刚刚登基称帝之时。
ps:这两章主要是铺垫,以史实为基础根据本书进度做了一些改变解释,写了两章但实际上这一段历史非常的精彩,若是详写的话恐怕几十章也完不成,然而因为与主角无关只能略写。
如今占据东阿城的是原先齐王的田儋的堂弟田荣,田儋兵败之后,田荣收拢齐国残军一路败退到东阿城,而秦军先锋也是紧随其后的包围了东阿城。
最令田荣感到悲愤的是,就这么短短时间内齐国已经不是原先的齐国,田儋战死的消息传回齐国之后,原先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在混乱中借助正统的名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自立为新的齐王,以田角为丞相,田间为大将。
虽然田假惧怕秦国的攻伐,然而对于田荣这个上一任齐王的堂弟亦是不愿他活着回来。
所以齐国的救援大军,只是在济水的东岸列阵防御秦军,防止秦军渡过济水,而对在济西岸被秦军围攻的田荣齐军见死不救。
无奈之下,田荣只能向已经颇具规模的楚国求援。
事实上,哪怕没有田荣的求援,项梁、项羽率领着楚国的精锐已经开始北上寻求与秦军对决。
项梁的志向自然不是只做一个割据楚地的诸侯,而且家世渊博世代为将的他更不目光短浅之徒。他清楚必须尽快狙击秦国的兵锋,若是等到秦国灭到了赵燕齐自己楚国绝对是独木难支。
更何况他身边还有范曾这样的智者出谋划策,更不会作出当年陈胜任由周文孤军和秦军死磕这样相类似的事来。
所以,田荣的信使出发不久,竟然便在半路遇到了正在火速增援东阿的项梁军。
项梁以自己的侄子项羽为先锋,将兵三万先行到了东阿城下与秦军围困东阿的先锋交战。
此战项羽霸王之名初显,围困东阿的秦军在犹如天神一般,在军阵中横冲直撞的项羽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单薄,东阿之围顿时解除,楚军之威也随着此战传遍关东。
这是起义军在对战秦军时所取得第一场胜利。
听闻东阿战败,章邯所率领的秦军主力,立即加速移动向着东阿扑来。
项梁本打算就近纠集齐国军队,合军向西与秦军主力决一死战,然而出乎项梁预料的是,在东阿之围被解除的次日,田荣便率领着所属的旧齐军,渡过济水向着新齐王田假的军队发起了进攻。
在田荣看来,田假自然是谋逆之徒,他的齐王之号当不得数,于是便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率军与田假所部相互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