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定南越

秦帝子婴 素裳心影 2304 字 8个月前

按照子婴所画的草图,秦军渡船南下,在穿过一个海峡之后果然找到了那些暂时居住在海边平原的瓯雒贵族们。

将瓯雒的贵族们押回,秦军将领都理解,然而子婴另一条命令就让秦军将领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子婴命人雕刻了一大批石碑,上书“大秦始皇卅六载归秦”几字,令秦军将这些石碑在路过的无人岛上一一树立或者掩埋。

这些无人岛屿,在如今的条件下根本没有一丁点的价值,秦军也没有能力维持在这些岛上的驻军,子婴如此为之只是为了后世万一要是有所争端,华夏提出自古以来时可以多些底气,顺便恶心一些其余的国家。

南越初定,在子婴的请求下,始皇帝特准南越四郡可免三年税负,在子婴的一系列施政举措之下,整个南越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就在此时,在瓯雒带领着秦军筑路铺桥的墨门子弟又带了了一个好消息。

“巨子,这就是我们在瓯雒腹地发现铁矿。”一名墨门弟子恭恭敬敬的将一个布包装着的铁矿石原石交到了子婴的手中。

子婴仔细查看了一会,询问道:“这些矿石何如?”

越南有铁矿子婴倒是隐隐约约有点印象,记得前世子婴看过一篇新闻,这个弹丸小国貌似曾经和其余一些国家对中国铁矿石进口设过一些障碍,然而具体矿藏在哪里就不知道了。

听到子婴的询问,这名墨门子弟兴奋的回道:“越郡的铁矿经我墨门初步冶炼,矿含极富,且散布浅极易开采。”

“着令,分军五千大力开采铁矿,于越郡就地设炉冶炼。”子婴听完这墨门弟子的汇报立即便下了大力开采铁矿的命令。

秦虽然强大,然而所用的兵刃依然多是青铜剑,并且而且冶炼出的青铜剑,其质地甚至胜于东方六国的铁剑。

然而子婴确是知道,钢铁才是日后战争的王道,六国的铁制武器不行,不是铁的问题,是他们冶炼技术的问题。

番禺城,秦王府后院的一个屋子中,子婴长久的立在一具棺材前面不知道站立了多久。

里面装的是吕宁的骨灰和她生前的一些衣物。

瓯雒攻下之后,子婴便将这一消息传回了咸阳,并附上了自己请求回返咸阳的要求。

按照自己前世的记忆,此时距离始皇帝的大限之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然而历史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偏离了许多,子婴也不敢保证历史依然会按照自己的记忆一步不差的前进着。

最保险,莫过于自己赶紧回到咸阳死死的盯着赵高这个扰乱大秦的搅屎棍,不让他有异动的空间。

而吕宁作为自己的的夫人,在征得了吕嘉的同意之后,子婴暂时没有将吕宁安葬,而是准备回到咸阳之后将其葬到王室的陵区之内。

这些日子以来,每过几天子婴总会来到这个小屋,默默的矗立一段时间。

然而一个月后,咸阳来书除了对子婴大加夸赞外,却是让子婴继续镇守南越,同时将一些违法乱纪之徒和执法不严之官吏迁徙到岭南。

历史上任嚣平定南越之后,五十万秦军一直到始皇帝驾崩,都一直在镇守南越,防止这一片新占领的土地出现变故。

始皇帝让子婴替代了历史上任嚣的位置,暂且稳定南越也可以理解。

始皇帝不允,子婴也就只能暂且在南越居留下来,尽心尽力的稳定南越。

栽种的水稻已经收了一季,得益于岭南地区充足的水热资源,虽然南越人经验有些欠缺,稻米的收成还算不错,南越山林里的那些部族第一次知道了原来不靠渔猎,原来也可以吃饱饭。

对于毫不吝惜交给他们种植技术,还给他们提供种子、工具、耕牛,并帮助他们搭建房屋的秦军,也是越来越亲善。

百姓的思想其实很单纯,谁对他们好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便拥护谁,也正因为如此,原来那些族长们,虽然依然在县内担任一定的官职,威望却是有些削减。

而军队屯田的收成,也让秦军的后勤压力大大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