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臣有两请

秦帝子婴 素裳心影 2688 字 8个月前

屠睢在南越的处境,确实出乎始皇帝的意料,原本他以为子婴能够以极少的人马收复东越,屠睢哪怕才能差一些,在几十万人马的相助下,拿下南越还不时手到擒来。

到时候朝中便多了一个声望卓著的大将,然而没曾想自己等来的却是一次次的败退及告急信件,经过几次增兵如今在南越的将士足足有五十万之众。

每一次要求增兵,屠睢都在军报中向自己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可以快速平定南越,然而等来的确实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南越问题,慢慢的已经成了他嬴政的脸面问题,若是在这大肆损兵折将的关头撤换屠睢,这岂不是说他嬴政识人不明!

功盖三皇,名垂五帝的自己哪会识人不明!所以哪怕屠睢屡次战败,始皇帝也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给予增援,希望屠睢能够凭借巨大的军力优势平定百越。

这也看出了嬴政此刻的性格在一统天下之后已经有些偏执了。

之前李信攻楚在经历一次失败之后,便诚挚的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重新出山。

为秦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尉缭,便早早的看出了嬴政的这一倾向,留下一句“不可与久游”挂印而去。

子婴的这句话说完,朝中的大臣们都在等着嬴政的雷霆之怒,然而等了许久却只见始皇帝眉头轻皱,未曾和之前一样将提议之人定罪。

良久,方有一句不痛不痒的话语从嬴政的嘴中说出:“大军出征,最忌阵前换将,昔赵王以赵括替廉颇而亡赵军,此事休要再提。”

说完这话语,便当先离开了咸阳宫。

留下了一脸错愕的大臣们。

能够两次在这一问题上违逆始皇帝,能够留得性命也就秦王一人了,而且只是换来一句“休要再提”的话语。

实际上,嬴政并不傻从屠睢的战绩来看,嬴政早就明白了这一次恐怕是用错人了,只是他自己不想承认罢了。

而随着屠睢的不断战败,此刻就是有人继续向他提议撤换屠睢,顶多是斥责一番,而不会丢了性命。

但是在最初的时候,朝中大臣们早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吓破了胆,已经好久没有人敢于提这个话题了。

此刻的嬴政也只能是以阵前不宜换将来告诫群臣,催眠自己。

子婴问完,便向着始皇帝和殿上的众臣环行了一礼说道:

“先前我在草原上听到一个西方将军的旧事,言之其曾登一高山,感慨曰:‘吾高于山。’然殊不知,其后千万将士皆高于此山。”

子婴顿了一顿没有理会沉思中的大臣们继续说道。

“正如此旧事,太宰所说的战功,孤只能说吾只是我大秦统一大业的参与者而已,而这样的参与者除我之外尚有我大秦千千万万的将士们。

真正居于天极行平灭六国之策的,唯有皇帝而已矣,孤只是奉命行事何敢贪天之功。”

在把童谣的事情就解决之后,其实先前赢平赞誉子婴功高一事,因为子婴在提的时候故意把两件事绞在一起,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然而子婴却不习惯给自己留下一丝丝的把柄,故而继续借用前世听到的一个故事,把平灭六国的战功推给了始皇帝和千千万万的将士们。

而赢安此刻却依然处于迷糊状态。

“刚才子婴这小子最后一问,问的什么问题来?”

与之相对的整个朝堂更是一片的寂静,惊得仿佛一根针落到地上都能有惊雷般的力量。

“始皇,赢安血口喷人,吾绝对没有指使他散布谣言!”这完全是赢安赢平他们自作主张,一切与吾无关。”

最先打破寂静的是被赢安无意出的宗正赢明。

“吾乃宗室最长者,怎么会行此小人手段,构陷晚辈。”

这一会,赢安也终于回想了起来,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脸色顿时变得惨白,而赢明的话语更是让他如坠冰窟。

赢明这很明显的是想要弃车保帅,把责任全部推到他的身上。

“始皇,这件事虽然臣下也有参与,然而确是千真万确是在宗正的指示下做的啊。”赢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说道。

此时,嬴政那还看不明白事情的经过,很显然赢明是主使,而赢平、赢安等人是具体执行者。

目的便是为了让自己怀疑子婴的忠心,进而剥夺其秦王之位。

“赢明老迈,不辩是非,着令归家修养,宗正一职由赢立担任,赢安、赢平构陷功臣,其心可诛,着令削去官职,贬为平民。”嬴政的决断为这一场闹剧最终画上了终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