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令吧,依汝之策。”楚王说这话也有些低沉,他也不知道把这么一群贵族丢到军中会有什么变故,然而此时的形势他却不得不如此而为之。
楚王的命令传出王宫,最为兴奋的则是这一帮大大小小的封君们。
去前线可以直接掌控自己的军队,只要军队在自己手中哪顾的上其它。
而且在他们看来,此时去前线是一点危险都没有,这都快一年了,秦军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南下,这分明就是秦国也不想决战嘛。
几天之内,原本汇集到寿春城的大小贵族们基本上跑了个干净,你追我赶的带着家将护卫冲去了前线,有些个比较注重享受的甚至带着歌儿舞女,奴仆下人浩浩荡荡的一统前去。
与寿春城的清静相比,项燕这几日的发梢又多了几缕白发。这一帮贵族来到前线之后,整个楚军大营简直是鸡飞狗跳。
这天刚有一帮贵族以饭食不够精美,住处太过粗糙为由找到了项燕,这边还没处理好便又有士卒来禀报,勿治君屈阳以在军中里无聊为由,率领着自己的部署擅离防线跑到了附近的山里打猎了。
来着这些人虽然每一个的部署都不多,多的一两万少的只有几千人,然而一个个爵位身份都不亚于项燕。
虽然楚王令项燕统领这一帮人,然而你想想这么一群人聚集在寿春的时候连楚王都有些头痛,又怎么会把项燕这一个大将军看在眼中。
在项燕的眼中这帮人根本不是打仗的,倒像是来前线游玩的一般。
项燕听完禀报,当是大怒一拳击到了帅案之上。
“王上何不智也!”项燕心中想道。
把这些人派到前线来虽然暂时稳住了国内事态,然而这么一帮纨绔子弟前来统军,无异于玩火,一不小心便会引燃自己。
“此信乃是项燕派其二子,从前线致来,大司马以为何如?”楚王负刍的寝宫层台之内,一脸严肃的楚王对着立在大殿之中的一员满身戎装的武将询问道。
此人乃是楚国宗室景骐,大司马景常在齐楚边界被伏杀之后,继任楚国大司马。从他可以直接在负刍的寝宫之中单独被负刍问计,便可看出此人乃是楚王极为信任之人。
自从景骐看完楚王递给自己的信件之后,便一直紧锁着眉头,不知该如何答复。
并不是景骐不够果决,相反作为楚国王室不多的大将之材,景骐一向以杀伐果决著称,然而项燕这这封信他拿在手里却仿佛拿的是一团烫手的烛火一般,不知该如何作答。
秦国在楚境散布的流言,归根结底只有两条,一条是针对项燕的忠心,这一流言自从项燕把自己的所有子孙后代迁入寿春城之时,便已经不攻自破。
而项燕给楚王的信中,写的便是项燕对楚王所提的第二条流言的应对之策。
“传之,王欲收封国及诸族之兵,燕以为此必乃秦人之计也,意欲使我大楚国内不稳。
闻诸公子、族主皆汇于寿春,颇有串联之势,然燕以为,此亦我大楚之机也,楚国虽大然久困于军令不一,于此之时拥兵之主会于君王脚下,然各部大军皆在吾属,君王未尝不可实而为之,天下如虹,如此我大楚未尝不可一争之。”
项燕的计策可以说反其道行之,你秦国不是造谣说,君王想要夺取封君和部落的军队吗,正巧因为这条流言引得几乎所有封君和族主都汇集到了寿春,想要联合给楚王施加压力。
那么君王可以借此机会,直接把所有的封君和族主在寿春击杀,然后派人接收这些人的封地。
说实话,这条提议楚王负刍也很意动,楚国的综合实力并不比秦国差多少,然而由于楚国的特殊政制的缘故,楚国境内大大小小的领主实在太多了,可以说是一盘散沙也不为过。
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废掉所有的封君,那么对楚国便可以不顾国内这些矛盾,集中全力与秦军作战。
现如今,这些封君手中没有一丝兵力,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臣以为,此事尚需从长计议,万不可贸然行事。”沉默了许久景骐望着蠢蠢欲动的负刍缓缓的说到:“屠戮诸公子,宗族之中……?”
景骐一句话,顿时便让负刍有些灰心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