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语出惊人

秦帝子婴 素裳心影 2330 字 8个月前

“方才危急之时,无且尊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赐黄金二百溢,其余诸臣各有赏赐,至于蒙嘉暂囚于狱中,待查实其诸多罪行之后再行处置。

吾尝命之,熟可取桓齮之首,赏千金邑万户,今长安君不但致桓齮之首于咸阳,更可谓救孤之性命,卿欲求何赏赐但说无妨。”

秦王的话语,更是让一众朝臣羡慕异常,秦王还是第一次要有功之臣随便要赏赐。

而且之前秦王也提到了单是取桓齮之首级之功便可赏千金,封邑万户,更何况还有救驾之功,若不是有子婴提前报信,秦王一点没有防备的话,说不得真会让燕国奸计得逞了。

殿中大臣们看向子婴的目光之中甚至已经有了一些嫉妒。

“敢问王上,何种赏赐都可以吗?”子婴正色问道。

“但说无妨!”赵政笑着答道,这会看自己这个侄子,赵政是怎么看都顺眼,不但忠心耿耿,更是有胆又为。

子婴听罢一撩下衣,郑重的跪了下来,稽首而拜曰:“臣请王上,赦免荆轲之死罪。”

说罢以头戗地,“彭”的一声重重的磕在了大殿的地面。

殿上所有的官员都在讨论子婴会向秦王讨要什么赏赐,有认为子婴会借此扩大自己的封地的,也有的人觉得子婴会狠狠地要一笔钱财。

子婴话一出口,方才还纷纷扰扰的大殿,立时变得鸦雀无声,静的仿佛一根针掉落在地也能听得见。

荆轲行刺秦王,虽然暂且收押,然而大家都知道,他必死无疑。长安君竟然请求秦王赦免他的死罪。

“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秦王赵政的脸色,陡然间突然变得极为难看。“汝另外提个要求吧,孤可以当做你这句话没说过!”

“臣请王上,留荆轲一条性命!”子婴继续言道。

如此要求,并不是子婴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荆轲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的结拜大哥,自己没能以实相告已是无义,若是再眼睁睁的看着荆轲头颅落地,子婴实在难以心安。

欢迎你!

子婴一说话,殿上的秦国大臣们方才注意到子婴已经被侍卫们放了开来。有几个靠得近的扭头一看“燕国刺客”就在他们身后,还下意识的离开了几步。

“一派胡言!王上万万不可轻信,燕国贼子之挑拨之语!”蒙嘉急道。

忧心忡忡的蒙嘉,此时心中想的全是如何能够推卸责任,故而未曾注意到赵政的话语。

“难道长安君还会专程诬陷于你?”赵政冷哼一声,含怒说道。

“长安君之言……”蒙嘉刚欲继续为自己辩解,突然间反应过来赵政口中的“长安君”三字,猛地回头看了一眼。

当他发现答话的正是去给自己行贿的燕国副使“李均”,立时面如死灰,难道说……

“子婴幸不辱王命,燕国诸事已了,现回朝复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子婴自是把自己此行的原因归结为秦王之命,告诉朝臣所有的一切均是秦王早有安排。

“长安君此番东行劳苦功高,不但得叛将桓齮之首级,更是提前示警行刺之事,必有重赏。

先前汝传之密信,五国欲合纵抗秦,前日有信楚大司马景常为击杀与齐境,齐楚屯兵边界,兵争一触即发,长安君可知为何?”

蒙嘉的表情,赵政没有心情去搭理。他现在最担心的五国合纵之事,现存的东方五国是否有希望再次联合起来,抵抗秦国。

“禀王上,据臣所知,楚大司马并非为传言一般,被齐安平君所伏击。”子婴恭敬回道。

“那是何人所为?”秦王紧接着问道,咸阳方面因为时间关系,并未派人行刺,而子婴所带入燕国的力量,也不足以达成此事。

“不敢相瞒王上,刺杀楚使景常者乃墨门之人!”子婴话音一落,朝堂上立马炸开了锅。

如果说燕国派来行刺的使节,竟然是秦国长安君殿下,已经让所有的人难以消化的话,墨门行刺楚国大司马,更是让所有的人都难以理解。

提到墨门,秦国朝堂上上下下可以说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在近些年对东方六国的战争中,经常会有一些武艺高强的游侠剑客,帮助其余诸国军队抵御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