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王童年时所受到的欺凌哪怕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之久,也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一到邯郸第一时间便报仇雪恨。
秦王的怨念之深可想而知,这也是子婴没敢出言劝阻的原因,在这件事上劝说秦王的话,不但起不到效果可能连自己也带进去。
然而其余的将领仿佛对这件事情习以为常一般,看上去没有丝毫不适,该吃吃、该喝喝。
一顿饭除了什么都没味口的子婴,可以说是宾主尽欢。
赵国一灭,便打通了秦国东进的道路,秦国已经与燕、齐、楚、魏等四国都有搭界,下一步攻打哪个方向一时间也没有定案。
而且秦军劳师远征已经一年有余。除了必要的留守军队,其余秦军回关中修养的方略已经定下。
但是子婴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回咸阳之前需要完成。
当年他曾经承诺彭越,两年之内必定会带彭越正大光明的迎娶他的心上人——二妮,如今已经正好两年。
看着大仇得报的秦王今晚兴致颇高,便拱手言道:“禀王上,子婴有一事相求还请王上恩准?”
“何事但说无妨。”
“此事乃是有关彭越将军,昔彭将军在大野泽渔猎之时,与东郡黎地一平民女子情投意合,奈何女子之父因彭将军家贫反对二人之事。
自营斗胆请王上赐婚与彭越将军。”
子婴说完便重重的拜了下去。
本来说这等小事,根本用不到秦王亲自赐婚,哪怕是子婴亲自前去亦或者彭越自己去提亲,恐怕那老儿都会屁颠屁颠的将女儿嫁与彭越。
子婴此举不过是继续招揽彭越人心的一个小手段罢了,毕竟能为一个下属,亲自向王上请求赐婚,在这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这份恩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还清的。
欢迎你!
一个人如果吃惯了山珍海味,再让他去品尝粗茶淡饭自然是难以下咽。
秦王赵政看过了神州铁卫的堪称完美的军容军纪之后,再看其余在雨中有些邋遢的军卒,自是感觉味同嚼蜡,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虽然观兵的过程之中有风有雨,然而总算是顺顺利利的完成了。
赵政直接便住进了,早已腾空出的赵国王宫。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安顿妥当的秦王在邯郸发出的第一道王令并不是奖赏有功之臣,而是一篇追思之文。
大意便是,自己年幼之时曾与先王及太后在邯郸生活多年,对邯郸感情极为深刻。
年幼之时在邯郸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一转眼过去这么多年,自己和太后都非常想念当年的旧人,自己来邯郸之前太后也特别准备了一份厚礼准备送给故人们,故而将于明日晚间在赵国王宫举办一次宴会,招待大家。
通知一出,当初异人在邯郸为质时,同他们一家有过交往的公子王孙达官贵人们,看到这到王令顿时放下心来,有几个已经藏匿于邯郸角落的也立马蹦了出了来。
当年子婴的爷爷异人可以说是爹不疼妈不爱的典范。在自己国内不受安国君所喜,故而被派到赵国当做人质,用度极为窘迫。
而此时秦赵关系紧张,两国之间频发战事,自然留在赵国的王孙异人便成了赵国贵族之间的出气筒,和他们一家接触过的达官贵人们没几个没欺凌过异人一家。
邯郸之围时赵国甚至准备将异人杀掉以为报复,幸好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才得以逃出生天。
异人逃出之后,留在邯郸的赵政母子,更是受尽了人间的冷暖,如果不是几次藏匿于外祖父家中,说不准现在已经没有自己了。
故而邯郸一破,一些秦王年幼之时曾经欺凌过他们的赵国贵族们,因为出不了城,便早早的藏匿起来,生怕秦王秋后算账。
王令一下,这些消失许久的人便从邯郸的各个犄角旮旯蹦了出来。
当年凡是认识异人一家的,又有几个没有欺负过他们孤儿寡母,但以这道王令看来,秦王不但不打算追究他们,反而十分念旧情,对当年的旧人要有所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