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助你高飞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222 字 8个月前

解!”

如今万历天子怠政,朝会时常罢去,朝议制度名存实亡,大臣对此忧心忡忡,于是经筵日就成了变相的朝议机会。

所谓经筵之日,简单的说就是天子上大课学习之日,地点在文华殿,参加人员有朝廷重臣和科道官,以及勋戚代表。

原本这是项很重要严肃的政治活动,但也渐渐的徒具虚文,反而演变成了政论时间。毕竟当今天子懒于政事,大臣很难见到天子,也就经筵日能够面君言事。这种时候,谁还在意讲什么课?

有见识的大臣对这种情况十分忧虑,觉得天子懒惰导致的制度败坏并非好事,常常为此痛心疾首。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万历天子表现出来的懒政,远远还没有到极限,没有最懒只有更懒。现在至少还偶尔有个经筵日,天子会出面见见大臣。等按历史轨迹再过两三年,连经筵都要荒废了,然后就是天子安居深宫,二三十年不见大臣的千古奇闻了。古往今来,万历天子懒惰和拖延症这方面绝

对是陈独秀。

清流众人散去后,首辅申时行亲笔写的信件也被送到了老国丈郑承宪手里。申时行身为阁老首辅重臣,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与国丈这样的皇亲国戚会面,那必然会遭到弹劾,所以只能通过书信形式沟通。

这封书信内容很简单,口气也很平淡,总结起来就是几个字:请郑家放过范弘道。国舅郑国泰对此不以为意,不觉申首辅有什么可怕的,首辅再大也管不到皇亲国戚。但老国丈郑承宪却不敢掉以轻心,虽然申时行为人略微圆滑,没有什么霸气,不像前首辅张居正那样吓人,但首辅毕竟

是首辅啊。现在首辅明确表态,让郑家收手,那他们应该怎么办?

顾宪成身为清流骨干,隐隐然有领头人之像,难得向别人求计,这次算是当局者迷破了例。但是赵南星并没有着急说出自己的盘算,反而问道:“诸君以为,范弘道为何要在顾兄门前闹出这场?”

“范弘道所思所想,无非就是公论操持在吾辈手中。换而言之,他就是要借着我们把事情闹大,好进一步张扬他的名声!”赵南星一针见血的分析道。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清流就是靠扬名吃饭的群体,对其中手段自然看的更透彻。但关键在于,他们下一步怎么做?有人要踩着他们的名声上位,他们应该怎么把此人打倒并踩上几脚?

赵南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吾等就火上添油,助他一臂之力!既然他深陷东厂,那吾等便竭尽全力奔走营救,到处为他鼓吹疾呼,发动全力帮范弘道脱困!”

赵南星这个意见,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众人惊愕不已,一时间内外无言。如果真的这样去做,那岂不是大家一起费力气抬举范弘道?只有顾宪成若有所思,轻轻皱眉想着什么。

有人忍不住问道:“若是这样做,听起来都是帮那范弘道,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难道我们甘于为他人做嫁衣裳?”

赵南星很有自信的答道:“我们尽全力为了范弘道鼓呼,别人会如何看待?常言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那在别人眼里,范弘道岂不是与我们同列?只怕不少人会下意识觉得,范弘道与我们合流了!”众人想了想,确实很有这个可能。清流势力最是标榜道德,而那范弘道行事往往也喜欢打着大义旗号,手段极为近似。若清流势力竭力营救和抬举范弘道,只怕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了,必定要产生误会,以

为范弘道也是归属于清流势力的。

但是,那又如何?只是混淆视听又能把范弘道怎么样?还是说,裹挟了那范弘道入清流,就算达成目的?只听赵南星继续说:“对我们的好处大概有几个。其一,用这些举动,来掩盖和冲淡冲淡顾兄所受到的影响,关于顾兄的那些无稽之谈一笔带过。如果我们已经这样抬举范弘道了,那顾兄又怎么可能勾结东

厂抓捕范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