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庙里的清静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358 字 8个月前

闲话不提,却说范弘道出了阜成门,越往西去地势渐高,山林也逐渐茂密起来,寺庙不说星罗棋布也几乎是隔三差五能看见一座,据闻整个西山地区当有上百座寺庙。

这些寺庙不但供京师达官贵人及贩夫走卒的香火祭祀祈愿之用,还能提供房间充当客舍,提供给外地读书人借住。在这年头,读书人借住寺庙是很常见也很时髦的事情,比市井客店在审美上更符合一些追求雅静的读书人口味,价格也更便宜。

范弘道并非老香客,没有什么固定目标,随意挑了家规模比较壮丽的大寺,站在山门下抬头看了看牌匾,上书法广寺三个大字。

有经验丰富的知客僧人看到范弘道,立即就做出了判断,此人必定是个外地读书人,想在庙里借地方住的。这样的事情很常见,法广寺占地不小,现在就住着十几个外地读书人。而且此人器宇轩昂气势不凡,望之应当是贵人或者牛人,寺庙最欢迎这样的住客了。

只是让知客僧挠头的是,这年轻士子看来好色非常,出远门竟然还带着个妖艳侍女,与僧庙有点不协调。不过上门“生意”没有推出去的道理,在外院选冷僻地方安排就是,只要不与庙里修行僧人照面都好说。

范弘道本来就是打算住在西山庙里躲清净的,对这样安排自然没意见,至于僧人如何脑补也尽由他去。

捐了一两银子香火钱后,范弘道带着李小娘子就在最外侧院西厢房住下了。进进出出倒是能看到不少同为读书人的士子,只是没有像范弘道这样带着妖艳婢女招摇的。

如此范弘道就住在这里不回衙门了,还真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清静,大有远离俗事纷扰而超然世外的感觉。闲来逛逛山景,与周围读书人聊聊天,偶然进城去内书堂上课,称得上逍遥——从西山这里到内书堂的距离,不比南城远,并不影响他去授业。

寺庙与宫里太监关系也很密切,偶然有小太监出宫到西山办事的,听说范弘道住在法广寺,也会路过看望。让僧人和其他士子捉摸不定,不知范弘道究竟是个什么深浅。范弘道只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如此过了几日,衙门那边没人来找范弘道,大概堂尊申大公子终于有了点重新站回舞台中央的愉悦感,暂时还不想让超级大灯泡范弘道回去抢风头。而范弘道也没去打听朝廷和衙门的事情,就当一切与自己无关。

直到这日,范弘道从客房出来散步,出了院落便见大门方向人仰马嘶的,似乎十分热闹。又走得近些,范弘道看出点端详,这阵仗八成是不知哪位富贵人家出行。

至于他们出现在这里也很好理解,法广寺这样大的寺庙,当然会有些联系密切的富贵人家,今天没准就是主人家的大小人物集体出动来上香许愿了。

这热闹没什么好看的,范弘道正要绕过人群,走出山门去。忽然知客僧气喘吁吁的小跑过来,叫住了范弘道,双手合十行礼道:“有件为难事情,想要托请范施主。”

范弘道撇撇嘴道:“既然你也知道为难,那就不必开口了!不然你说了出来,岂不是强加难题于我?”

知客僧人不承想居然得到如此回答,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范弘道猜也能猜到,知客僧所求的事情,肯定跟这富贵人家有关系,八成就是为了上赶着巴结贵人,但是与他范弘道何干?他范弘道犯不上作践自己脸面,去成全别人逢迎拍马。

一言不合,知客僧人就真为难了,面前这小爷似乎也不是个好惹的,只得怏怏的回话去。

范弘道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山门这里人群已经散开了,车马都有专门的地方停放。范弘道也没兴趣进正殿看富贵人家耍把戏,又要回所住侧院。

但是在院门却被人拦住了,范弘道仔细瞧去,居然也是认识的人,显然对方也认出了他,不约而同的说:“竟然是你!”

范弘道皱了皱眉头,面前此人也算老相识了,郑国舅家的管事郑昭义,去年打过好几次交道的,都是自己占了上风。今天没想到在这里遇见,堪称是冤家路窄。

这什么狗屎运气,躲进庙里也不得清静!范弘道暗暗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