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弘道翻了翻白眼,他深深的怀疑,申首辅之所以派他去见沈鲤,未尝没有存着送人上门,让沈鲤“出气”的心思。只要沈鲤气顺了,就什么都好谈了。
这就是那小人物的悲哀啊,大人物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不给好处也无话可说!范弘道仰天长叹,很郁郁寡欢的样子。
“不要落下课业,三年后大比定要金榜题名。”申首辅忽然又冒出一句话,轻飘飘的进了范弘道的耳朵。
范大监生的郁郁寡欢心情一扫而空,首辅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暗示吧,一定是暗示吧?暗示保自己一个金榜题名?在数千全国最厉害的读书人里选拔出两三百人,里面会有自己吧?
不要问首辅有没有这个能力,张居正连状元榜眼都安排给自家两个儿子了,申时行就算差了一大截,但塞进一个不求名次的进士应该问题不大吧?
从申府出来,范弘道心里合计着未来的行程安排。现在他不是闲人了,手头事情不算少,事情都得提前规划好。
陈炬陈公公那边让小王太监来传话,还是每月逢二、八日上课(从这个课程数量看诗词必然不是主课)。恰好后天就是逢“八”的日子,所以后天要进宫城去内书堂,据说课前还有简单的仪式。
然后先前吏部驳回他的,所以还得回大兴县南城分署去上班。本来明天正好有空,可以去南城分署报道。但申首辅派下了工作,那肯定要优先完成,去南城分署报道的事情就要往后排排。
正常情况下,拜访在职的大人物一般都是晚上去,因为白天大人物会在衙门里办公,甚少有在家闲着的。但现在沈尚书不同,他主动请辞后,按惯例肯定是闭门在家,白天去找更便利些。
所以范弘道就拿定了主意,明天上去拜访沈尚书,把申阁老的手书递交给沈尚书,然后不痛不痒的劝几句,就算完成任务。下午则去大兴县南城分署报道,以后该干什么干什么。
到了晚上就回到内城休息,后天则带上腰牌进入宫城去内书堂。想到这里,范弘道不禁有些小期待,这辈子还没进过宫呢,另外据说还有拜师礼,应该能小赚一笔。
{}无弹窗第三百三十四章聊八卦的目的
陪着申首辅聊了一会儿八卦(文雅的说这叫掌故),大涨见识的范弘道仍然疑惑不解。首辅老大人今天把自己叫了过来参加聚会,又单独把自己留下谈话,按道理应该是有正事要说。
但结果谈来谈去都是谈八卦,这究竟是首辅老大人实在太无聊了,还是自己太有人格魅力了,连首辅老大人都忍不住要与自己亲近亲近?
范弘道这几天过的太累,不想再兜圈子了,也不想再费脑筋猜来猜去的,于是就挑明了开口问道:“老大人日理万机、难有闲暇,今夜却有雅兴与在下谈论朝廷诸公掌故,实在叫在下受宠若惊。其中若有什么深意,在下愚钝难察,还请老大人明示为好。”
“是有件事情需要委托你去办。”申首辅仿佛早等着范弘道开口问:“你去游说那沈鲤,劝他今后与老夫和谐共处。若再像从前,只怕都不好看。”
范弘道顿时恍然大悟,申首辅这是想趁机拉拢沈鲤。在私人之间没有仇大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共存双赢,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有这样的考量很正常。
“其实没这个必要吧。”范弘道不以为然的说:“他们那些人暂时难以再蹦跶了,不用理他就是。”
申时行解释说:“可是还有别人在上蹿下跳,我们这边多一点助力总不是坏事,能拉过来就拉过来。”
范弘道没有再发表意见,横竖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有道理的,至于对错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了。
或许有人问礼部尚书沈鲤不是已经表态请辞了吗,一个准备退出朝堂的人,为什么申阁老还要拉拢他,这就涉及到文官体系的一些潜规则了。
读书人在关键地方是很讲究门面功夫的,要上位就得拿出三让三请的劲头,连皇帝登基都不例外,储君太子要推辞三次,群臣再请上三次,然后才算走完程序,这就叫做“礼”。
反过来有头有脸的高官请辞也有相反套路,请辞之后朝廷就要照例下旨慰留,内心其实不想走的也就顺势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