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身的抑郁悲愤弥漫在监生人群中,这次不仅仅是义愤了,还是为自己而愤怒。只有当人们为了自己而愤怒时,才算是被彻底发动起来。
秦监丞暗叫不好,坏了,比预想的还要坏!范弘道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在刚才还能用礼部吓住监生们,但现在监生却进入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状态了,只怕搬出礼部也没用!
有范弘道的好友高呼道:“范弘道究竟何辜,竟遭尔等残虐,还不放开范弘道!”随即千百监生一起连声高呼:“放开范弘道!放开范弘道!”
众人一边喊着,一边继续紧逼,已经开始与官军直接动手接触了。这一百官军没有携带器械,又不是什么精锐,如果真的打起来,肯定是打不过十倍于己的监生。
秦监丞头顶上汗出如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就此放了范弘道,任凭范弘道顺势组织发动监生,必然会闹出更大的乱子,然后追究下来,自己肯定会担责——不用怀疑,范弘道绝对有这个能力!但如果不放人,眼前这一关又过不去,真要酿成了官军与监生的暴力冲突,自己还是很难善后!
情急之下,秦监丞抓住范弘道衣领吼道:“范弘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范弘道忍不住讥讽说:“我想干什么,你不配知道!庙堂正有大风波,你这样的人居然也想插足进来,简直毫无自知之明,我就看着你为此粉身碎骨!”
秦监丞气急反笑:“好极!大不了我不要这官位,回乡闲居度日去!反正已经求到礼部判令,正式革除你的功名,这样废掉你的前程也算值得了!不就是同归于尽么,有什么可怕的!”
范弘道冷笑道:“谁说我要与你同归于尽?”
{}无弹窗第三百一十九章不就是同归于尽么!
在这种局势下,王安王太监对范弘道说的那些嘉奖话,听起来很像是对监生们的鼓励和声援。而且这还是一个从权力中枢司礼监过来的太监,如果蓄意对监生有所引导,便很容易出乱子。
秦监丞也疑神疑鬼,担心王安代表陈炬来干涉自己,便下了逐客令说:“范弘道之事乃外朝之事,不劳内监诸公过问,请回吧!”
王太监轻笑道:“秦大人多虑了!陈公纯粹是欣赏范弘道而已,并不想管你们的事情!”听到王安的保证,秦监丞略略放了心,王太监似乎是唯一预料外因素,只要王太监不捣乱,就还有机会。
于是秦监丞转向外围的监生,拿出监丞的派头当众训斥道:“礼部已经下了判令,要革除范弘道!你们聚集在此,意欲何为?莫非想对抗礼部判令?”
礼部主管天下读书人和学校事务,国子监监生的学籍由礼部掌管,功名文凭也由礼部主管,所以对监生而言,礼部的名头相当唬人。一旦像范弘道这样被废掉功名和学籍,本来就不宽广的前途也会立刻完蛋。
“谁敢再带头喧闹,本官必将上报礼部,另行处罚!”秦监丞又喝道。
这几句话出口,不能说将监生们彻底镇住,但也很有触动,众人刚才基于义愤燃起的热血有所冷落。理想道义和现实利益的考量,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时间场面不像刚才那样激动,但是沉默到现在的范弘道突然开口了,他对同学们高声道:“诸君还是请回吧,不要再聚众让朝廷为难了!”
秦监丞顿时有点小惊喜,范弘道这个当事人居然主动劝监生离去,这实在令秦监丞感到意外之喜。
以秦大人对范弘道的了解,那绝对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只会煽风点火,不会有息事宁人的想法和举动。难道这范弘道突然良心发现,不想闹事了?
既然看起来是好事,秦监丞就没有阻止范弘道发言,只听范弘道继续说:“诸君听我一言!所有道义由在下一人担当,不必惊动千百同窗!诸君不要受我连累耽误了自家前程,还是速速离去为好,在下不会怪罪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