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监规不容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542 字 8个月前

这又让李祭酒吃了一惊,此消息可比刚才万民伞重要多了。那司礼监地位相当于内阁,司礼监太监号称宫中内相,他这种祭酒是万万不能得罪司礼监的。

百姓送万民伞,无非就是舆情压力,处理不好会挨骂。但是关系到司礼监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不只是挨骂了,丢官降职都有可能。

但李祭酒又很迷惑,最近并没有惹到司礼监啊。国子监跟内宫司礼监不能说一点关系也没有,司礼监不只负责批奏折,在宫中也负责书籍文字方面事务,需要大批人手抄书、编纂书集时,经常从国子监借人。

李祭酒可以确定,最近这段时间国子监与司礼监没有什么业务往来,司礼监的人跑到国子监问哪门子罪?

“那公公是来找范弘道的!范弘道被用为内书堂教习,今天应当去内书堂授课,但他缺席了,所以司礼监随堂太监陈公公派了人来问罪!”

什么?李祭酒心神剧震,甚至还夹杂着点嫉妒。内书堂教习这种差事,就是拿国子监祭酒去换,也不见得亏啊,怎么就落到范弘道头上了?为什么不请他这个祭酒去上课?如果这小太监学生将来能当上司礼监太监,那可就沾大光了!

当然李祭酒也明白,现在不是羡慕嫉妒恨的时候,范弘道因为被关押在绳愆厅,所以缺席了今天课堂,如果司礼监追究下来,责任会不会由自己这祭酒承担了?

想到此处,李祭酒眼前闪现出范弘道打人之后泰然自若的表情,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很怪异,范弘道的表现也太冷静了,完全不像是热血上头冲动打人,仿佛只是在完成事不关己的任务似的。

现在李祭酒忽然明白了,范弘道这就是故意要进牢房,渲染一种末路悲情!

想通这其中关节后,李祭酒对这种心态并不陌生,听说近些年有些大臣为了求名,故意触怒天子然后被责打廷杖,范弘道的行为大有异曲同工之处。本质上无非就是卖弄正人君子遭遇凄惨的场景,引发舆情激赏,然后博取利益。

所以李祭酒知道,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怎么对待范弘道,而是应对范弘道使出的套路!

范弘道不会静止不动,他是自带折腾光环的人物,绝对不会安安静静坐在大牢里,等待自己如何处理的!范弘道肯定有自己的花样,而自己只能选择参与的姿势!

换句话说,是配合还是不配合?

{}无弹窗第三百一十四章监规不容

现如今国子监的最高首领李祭酒坐在公房里,愁眉不展心事重重,他的难点只有一个,应该怎么对待范弘道?

而绳愆厅的掌事人秦监丞则站在李祭酒对面,正在慷慨陈词:“范弘道数犯监规,败坏纲纪,屡教不改!今次回监又动手殴打同学,影响恶劣之极,理当革除清退,以儆效尤!”

李祭酒久久沉吟不语,其实范弘道违不违纪都是小事,其实真正的矛盾之处在于,范弘道确实在朝廷惹了大麻烦,可在国子监监生中威望却很高,处置不当就会引起全体监生的逆反。

“朝中有老大人已经发了话,言称我们国子监近些年过于放纵监生,要我们严厉整顿风纪!”秦监丞说。

对这句话,李祭酒不能不重视。所谓整顿纪律,当然是冲着范弘道来的,毕竟如今在名义上只有国子监能惩罚范弘道了,所以有大人物向国子监施压也不奇怪。

想来想去,李祭酒做了一个不是决定的决定,暂且什么也不做,继续把范弘道关押几天,观察各方反应。做了就有可能错,不做就不会错,这个道理李祭酒还是懂的。

再说以范弘道现在的处境,把他关在绳愆厅大牢里,就相当于隔绝了外界对他的攻击,说不定对范弘道本人也是一种保护,所以这没毛病!

但是这样老成的决定,让秦监丞非常不满,他抗声道:“范弘道违纪事实俱在,完全没有疑问,为何要拖延时日?”

李祭酒抬眼看着秦监丞,冷不丁的说:“你似乎很着急?实话实说,你到底如何想的?你我好歹也算共事一场,本官想听你的真心话!”

秦监丞毫不遮掩的说:“在下沦落至此,都是拜范弘道所赐!本以为无望再起,但时至今日,机缘又出现在范弘道身上!”

听到这里,李祭酒也觉得很奇妙,当初这秦高业被范弘道坑得仕进无望,没想到一年后咸鱼翻身的机会又是范弘道引出来的,看来是有大人物给他什么许诺了。

对秦监丞的官场际遇,李祭酒作为官员还是比较同情和理解的,换成谁也要抓住机会。正在这时,有杂役冲到门外叫道:“大老爷!外面来了许多百姓!”

“许多百姓?”李祭酒很迷惑,国子监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很少有百姓到这里来,更别说大批百姓聚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