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本的答话顿时被噎回去了,这范弘道到底会不会聊天,见面对答完全不按套路来啊,他哪能公开说“我是同党”?
别人忍不住暗笑,稍微有门路的人都知道底细。钱一本和郭生明都是清流势力的骨干力量,又听说他们这伙人最近正联手酝酿颠覆内阁的大动作。所以郭生明面临难堪,实在无法自救时,钱一本出来救场再正常不过了。
范弘道见钱一本没回话,又反问说:“莫非你不是郭生明的同党?那你想怎么教训郭生明?”
这话让钱一本简直没法回答,他决定不能被牵着鼻子走,不再虚以委蛇,直接对范弘道责问道:“阁下今日所作所为,未免过于冒失!区区南城民间小事,便要大张旗鼓惊动宫阙、搅闹辇彀,非智者所取也!”
范弘道终于回忆起来了,钱一本好像是东林八君之一,能混到这样名号,大概也是当世清流势力里的中坚力量。所以说他与郭生明同党肯定不冤枉他,没准最近颠覆申首辅的暗流里,钱一本会是重要角色。也难怪钱一本喝了一声,郭生明就停止动手了。
面对责问,范弘道没有答话,却转向郭御史,开口道:“听见没有?阁下今日所作所为,未免过于冒失!区区南城民间小事,便要大张旗鼓惊动宫阙、搅闹辇彀,非智者所取也!”
别人齐齐无语,这范主簿也太省心了,直接把钱一本的原话复述了一遍。本来钱一本责问范弘道,结果范弘道依葫芦画瓢的把责问转嫁给郭御史,揶揄讽刺的意味十足。
而且众人还能感觉到,范主簿故意用这种方式表达出了强硬态度——今天主要责任是郭御史,不是我范弘道,你钱一本犯不上来责问我,要指责也该指责郭生明去!
钱一本心里的火苗腾腾往上冒,这范弘道简直太目中无人了,这样学说话难道是逗他玩呢?他钱一本好歹也是有名望的人物,这范弘道面对自己居然如此满不在乎,说了半天嘴里连一句正经回话都没有!
这钱御史站出来,主要目的肯定是为了拉郭生明一把,但明面态度上还是要摆出些客观样子。却不料对答几句后,他也成功被范弘道激怒了。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第三百零二章逗你玩(上)
责任和过错是两回事,没过错不意味着没责任。【愛↑去△小↓說△網w】
登闻鼓对朝廷和天子而言,既是个不得不摆出来的门面象征,又不希望别人真来敲。在这种微妙的意识下,敲登闻鼓的原告肯定有责任,因为不能鼓励大家随便来敲鼓,所以就算没错,只要敲了鼓,那就会被追责。
但与此同时,被告方也不能好,追究下来南城代理主簿范弘道和南城御史郭生明都跑不了。这种背景下,范弘道寻找郭御史的亲朋故旧,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很明显是想把更多的人牵扯出来,然后把责任板子打到更多人身上。
范弘道等了一会儿,没见有人出来,疑问道:“难道诸君当中,真没有郭生明的同年、同乡?”
围观众人对此无语,范主簿这肯定是明知故问了,就算人群里有,这会儿站出来也需要很大的决心。不出来,就等于眼睁睁看着郭生明倒霉,良心上不太过得去;若要出来,就可能被范弘道拉进局中一起挣扎。
范弘道又等了一会儿,重新问道:“诸公里如果没有郭生明的同年同乡,那总该有几个好友,再不济也该有些熟识之人,亦或是曾经有过同僚之谊的,不站出来救救他?不然登闻鼓一响,郭御史可能就要乌纱落地了!”
范围进一步扩大,但还是没有人站出来。【愛↑去△小↓說△網w】郭生明气得只想动手打范弘道,连说话都不想说了。
按道理说,言官群体是最掌握话语权的群体,从来只有言官批判别人,很少有别人批判言官。但郭生明郭御史现在却觉得,在目前这个特定情境下,自己的话语权稀里糊涂的被范弘道篡夺了,成了那个被批判者。更失策的是,范弘道的每一步都没有预料到,导致一直被范弘道牵着鼻子走。
只有明白人能在短时间内看得透,范弘道又使出了他最拿手的招数,那就是“角色置换”。如果只说范弘道本人,当然是个小人物,可现在的范弘道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敲登闻鼓的人”,那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