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外大喜讯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306 字 8个月前

其次好卖的就是四书五经加史记通鉴这些,读书人肯定要看,学校肯定要用,而且不管是不是读书人,只要有钱人估计都会在家里摆几套。

其他种类例如小说词话、古人文选之类的就不好说了,要看流行风气,但一般都是古人贵今人贱,像范弘道这种当世人诗钞,卖是能卖,但一般就是摆几本意思意思,丰富一下种类。

除非名动天下到了王世贞那个地步,作品集才会真正卖出不少。而且说句题外话,王世贞死了后,他的作品集还陡然涨价了,不少书商发了点死人财。

所以范弘道听到自己的诗集居然被卖完了,简直不敢相信,有种“我范弘道何德何能”可以如此逆势的错愕感觉。

他原本的想法是,京城书店里摆上自己的诗钞,就算没什么销量,也能让自己在士林刷刷逼格。至于到底能卖多少,就不去想他了,大家都崇尚古人经典,有几个那么闲去买同时代大活人的作品集?

范弘道还是忍不住很狐疑的问:“你不会弄错了吧?还是你就发出去本,凑巧都被人买走了?”

“不不!怎么会弄错!”马朝奉连忙说:“并不是这样,这几天只是印了二百本试试看,确确实实卖完了,而且卖得很快,后面还大有可为!”

马朝奉感到自己无意之中挖到了一块宝,原本以为能赚回几两银子利润就完事了,现在看来这把可能不是几两而是几百两!

而且还有后续潜力,范弘道二十都不到,仍然有创作高峰期,只要他能保持目前的曝光度,以后还有大把银子赚!

对于操持过河东盐业改制的范弘道来说,对几百两银子的生意没有太多感受。但对于普通商人而言,几百两银子已经相当丰厚了。

诗集能热销,足以让每个读书人都兴奋振奋亢奋,这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巨大荣誉。不过范弘道还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第二百七十九章意外大喜讯

经此一战,顾宪成有种元气大伤的感觉,近乎失魂落魄的离开了赵侍郎堂前。目送他离去,赵侍郎对范弘道说:“你真不打算追究了?”

范弘道答道:“就到此为止吧,其实他已经得到惩罚了!”

赵侍郎便称赞道:“范生有度量!”随后他就提笔重写了判词,并征询范弘道意见后,直接将范弘道分配给大兴县南城分署,就署理一个主簿。

范弘道则有点塞翁失满焉知非福的感觉,若不是顾宪成故意刁难自己,或许还没机会这样结交未来的首辅赵志皋。

“不说他了!”赵志皋转而闲聊起来:“其实国子监的徐博士曾经来信介绍过你,说你多有奇思妙想,如果能沉下心做几年学问,起码立言是不成问题的。”

原来徐博士真的给赵志皋写过信说自己!范弘道恍然大悟,难怪赵志皋初始对自己态度比较和善,没有上来就偏向顾宪成,还是有脉络可循的。

大明官场上的关系网中,有同乡、师生、同年、同道等种种脉络,互相交错勾连便组成了一张大网,任何身处仕途的人都在网中。

这张大网中,由师生衍生出来的关系还是比较被看重的,徐博士与赵志皋是同乡加同年,而范弘道也能算是徐博士半个学生,起码徐博士心里是比较认可的。有这样的弯弯绕绕联系起来,所以赵志皋才会对范弘道比较友善。

赵志皋不知道范弘道的心理活动,仍在感慨着:“老夫是王学出身,从徐博士的摘抄看,你比王学更进一步啊。孔孟程朱以及阳明先生之后,不知还有多少义理可以探究。

如果不是顾宪成横生枝节,叫吏部留不得你,不然老夫还真生了将你留在吏部历事,陪着老夫一起做学问的想法。”

徐博士这样,赵侍郎居然也这样,难怪这两人交情如此好。听到这里,范弘道不禁庐山瀑布汗,难道热衷于学术是这些老头的通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