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因为体制缘故,新兴势力难以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但在某些时间节点上、有限的空间内,爆发力仍不可小看。万历年间城市市民的民变和抗争,也是明明白白写在史书上的,这种斗争潮流是前所未有的。
对范弘道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读书人而言,工商市民阶层的潜力当然具备投资价值,足以将其纳入自己未来的“权力”版图内。
只是这些思路无法清晰的表述出来,更无法明白的对人解释,范弘道只能用“天道变易”来含糊其辞。
听在郑管事耳朵里,就是高高在上的不屑和浓浓的嘲讽了。就这么一件店产买卖的小破事,却扯上什么天道,这是何等狂妄!
“但愿你不是虚张声势,我们郑家仍会关注,到底是不是朱公子要买店产!若敢假冒,不会放过你!”郑管事无计可施,只能放下几句狠话便走人了。
众人目送郑管事灰溜溜的离去,悄悄地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朱公子”是什么人,但托范弘道的福,至少这次危机暂时又度过去了。
孙朝奉凑到范弘道面前,很生硬的奉承道:“范先生妙策退敌,真乃诸葛再世也!”
随即众人又产生了新的担忧,看来郑家是铁了心盯上本街区,那么将来又会怎样?想至此处,众人不免下意识地去看范弘道。
却见此刻范弘道跌坐在太师椅中,有气无力的样子,唉声叹气的对孙朝奉道:“你们不能次次都要依赖我啊!
我就是一个小小的书生,手里无权背后无势,回回都要我殚精竭虑,扛着你们前进,那也太折杀我啊!
你说我是诸葛再世,可是你想想那诸葛孔明是怎么死的,是逆天而行最后累死的啊!你们不能安心当刘后主,要赶紧团结起来,组建盟社,自强不息。”
孙掌柜求教道:“虽然有心组建盟社,但却多有不明之处,同道们也不知盟社有何用处。所以究竟该如何,还要请范先生详细指点一二。”
第二百零六章诸葛再世
在大明朝,盐引不是法定的硬通货,但有时候却具备近乎硬通货的功能。勋戚向天子奏讨盐引这种事情时不时的发生,因为盐引是可以换成钱的。
去年天子赐给宗亲朱术芳两万盐引,在皇亲国戚圈子里还是引发了一些热议的,郑昭义郑管事也有所耳闻。两万盐引可不是小数目,就连当红宠妃的郑家也感到了嫉妒。
就算这些盐引是天子让朱术芳帮着去变现的,并不是朱术芳的利益收入,但如此巨大的财富从手里过一遍,也能拔不少的毛啊!
所以今天范弘道猛然问起,“朱公子”手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郑管事立刻就联想起前因后果。他得出的答案就是,“朱公子”的钱是从天子手里得来的,天子给了“朱公子”两万盐引,然后朱公子手里才有了钱。
然后这样想下来,范弘道第二个问题就显得意味深长了,朱公子花钱是帮谁花的?
越知道些内幕的,脑补的就会越多。郑管事相信范弘道不会平白无故的提出这个问题,他不由得想,难道说,那位朱公子的钱是天子的钱,而朱公子花钱也是代表天子花钱?
更具体到今天的事,范弘道声称代表朱公子为了三处店产竞价,其实归根结底是天子的钱?故而范弘道才有恃无恐?
如果真是这样,给他郑昭义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和天子的资金去竞买店产啊!别说他郑昭义只是一个管事,就是郑家主人们在这里,也绝对不敢造次。
范弘道提出两个问题后,就不再多说话了,优哉游哉的看着郑管事,好像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从进入茶馆开始,一直游刃有余、智珠在握、喋喋不休的郑大管事终于沉默了,脸色变幻不停,口中一言不发。
于是场面从剑拔弩张的氛围中,陡然冷却了下来。但别人却是莫名其妙的,完全听不懂范弘道两个问题的内涵,更不明白为什么郑管事忽然变成哑巴了。
不过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来者不善的郑管事肯定被难住了!这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非常喜闻乐见的,没有人欢迎郑家进入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