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郑庄公故事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357 字 8个月前

四个抓一个还是很简单的,大厅里唯一被叫进来的护卫也挡不住几个人。张四教的护卫大多数都在前院,此时并不在身边左右。

看着差役将张四教捆结实了,范弘道便下令:“带回察院衙署去,严禁一切外人接触他!”

这才是范弘道今天要抓的大鱼,一条布置了很久才抓住的大鱼,一条可能会引来更大鱼的大鱼!

此时几个人便簇拥着大鱼向外走,前文说过,张四教来朱郡主这里时,带了护卫轿夫十数人,大都留在前院。

范弘道几个人走到前院时,那些轿夫护卫看到自家主人变成了阶下囚,便一起鼓噪起来,甚至还要动手。

这时候,朱术芳这个盟友靠谱了一次。她既然敢带着价值巨万的两万盐引来到河东,当然有一批保镖护卫,这里面甚至还有京营士兵。

如今朱郡主见到前院的对峙情况,并可以预测,范弘道肯定不是对面十几个人的对手,便按照范弘道事先的吩咐,迅速将自己的护卫推了出去。

二三十人的对峙,将察院衙门前挤得满满当当。有人撑腰的范弘道壮胆后,便开口向对面说:“奉察院命令,前来传唤嫌犯张四教,

但你们又是何意?想从在下手里救出张四教?你们这种企图劫持人犯的行为,与杀官造反没有两样!”

杀官造反?这样的大帽子,几个没了主心骨的护卫怎么可能承担的住。

继续旁观的朱术芳忽然明白,范弘道当初为什么拼命煽动张四教搞民变了,这其实就是以引蛇出洞,朱术芳还想起了郑庄公的故事。

春秋时郑庄公先是设计纵容弟弟骄纵不法,最后以此为借口讨伐弟弟,铲除了与自己争夺国君位置的大患。范弘道的手法,与郑庄公有异曲同工之处。

察院不遭遇民变这样的大事件,哪来的借口进行非常规的严打,又有什么理由来大肆抓捕张家的人?当然前提是,察院能挺过民变。

原来范弘道的布局,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ps:第四更只能写完半章…明天有事没法爆更新,大约能维持两章,所以只好挪到后天补了。哎,这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啊…灵感型写手真的难以稳定更新

第一百二十二章郑庄公故事

此刻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张四教心里的懊恼和愤怒了,敢情眼前这个少年人就是如雷贯耳的范弘道!

自己简直是瞎了眼,居然认不出来!更要命的是,自己居然奉上了亲笔写的证据!

张三老爷很明白,这封自己亲笔写的信要是落到范弘道手里,那就不只是一封信了!范弘道这样狡诈的人,会有一百种办法来利用这封信!

可能当成证据,可能当成诱饵,也可能当成勒索筹码!反正无论是哪种利用方式,都会让他张四教陷入绝对的被动!

张四教不愿直面范弘道,那样会让他更加觉得丢人。他有点病急乱投医,转向朱术芳,怒气冲冲的说:“郡主要给我一个解释!”

朱术芳很冷漠,一个挖他们老朱家江山墙角的人,收拾就收拾了,需要给什么解释啊!

自范弘道进来时起,朱郡主就知道自己的任务结束了,也就懒得再跟自我感觉良好的张四教虚以委蛇。

从刚才到现在,她一个字也没说,就这样冷眼看着范弘道“热忱”的向张四教通风报信,看着范弘道“好心”的帮着张四教分析严峻局势,看着范弘道“善意”的提醒张四教不要忘了盐运司。

张四教这个自诩经历丰富的人,还真就这么着了道儿,也不知是张三老爷太轻敌大意,还是因为他名不副实。

最后范大秀才的战果就是,一封张四教亲笔写的、肯定有不宜外传内容的信件。

见朱郡主冰冷的神情,张四教彻底可以确定了,这位郡主绝对早就和范弘道是串通好了!无论什么时候,她从来就不是自己这边的人!

什么答应和张家联手,什么带头对抗新政,什么请自己会面,都是假的!全都是假的!

张四教越想越后悔莫及,他实在太轻敌了,在内心深处根本看不上范弘道和察院,并不觉得这会是问题,却没想到要吃一个大亏!

张四教闯荡江湖多年,还是很有经验的,当即就做出了他认为最正确的判断。首先,这封信落到范弘道手里,肯定要不回来了,不必浪费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