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破口大骂:“这样狗官,只知道捞自己的好处,全不把我等死活放在眼里!”
“眼看要到年底,余盐都压在手里,老爷们还让不让我们过年了!”又有人喊道,对这话众人都感同身受。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很难理解巨大利益背后的深刻博弈,更不清楚潜藏在水面下的本地豪族的作用,只能简单化的解释为察院和运司之间权力斗争。
郑老生想起什么,又补充道:“而且我还听说,御史老爷身边有个狗头军师范秀才,都是他出的主意!”
对此有人脑洞大开的吵吵道:“就是这样,戏文里皇上身边总有奸臣,狗官身边总有坏师爷!没想到,我们也遇上了这样的事情!”
郑老生只管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说出来,至于别人怎么议论,他就不管了。
到了这个地步,议论和叫骂是想拦也拦不住的。余盐积压卖不出去,关系到所有盐丁的生存问题。
本来盐丁都是穷苦人,全靠余盐过日子。这余盐积压几天,家里只怕就得断粮,面对这种情况,谁能无动于衷?
忽而有个盐丁里的料头振臂高呼道:“左右也是活不下去了,余盐卖不掉,在家里也是等死!不如明天一起去察院衙门讨饭吃!”
有数人响应道:“同去!同去!”
又有老成的人,带着几分担忧说:“明日还得上工,盐场老爷那里如何交待的过去?”
所谓盐场老爷就是盐场大使,负责盐场的现场管理和监工的,也是盐丁最畏惧的人物。
那料头叫道:“盐场老爷们也同情我们遭遇,说这两日就让大家歇歇吧,不用上工了!”
听到这话,众人仿佛得到无形的鼓舞,齐齐叫道:“既然如此,明日就呼朋唤友,一起去找察院老爷讨饭吃!”
河东盐池有十几个盐场,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好几处地方。虽然起哄的人不见得都敢去,但许多地方胆大之人汇集起来,人数也不会太少了。
。
第一百一十三章暴乱前奏
话说郜察院下了让韩延昌去拜访朱公子的指令,众人却都扭头去看范弘道。好像被派去的不是韩延昌,而是范弘道似的。
一来韩延昌与范弘道关系如此敏感,这会儿被重新启用,不知道范弘道会怎么看待。
二来这种纵横捭阖、考验临场反应的差事,范弘道怎么也比韩秀才合,察院老爷怎么会派了韩秀才去?
范弘道当然是无所谓的,朱郡主那边的事情,别人或许迷惑不解,但他很门清,根本没必要搞外交,去了还能干什么?
再说他现在肯定是地方豪族黑名单上数一数二的人物,谁知道有人会不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所以为了自身安危着想,近期一切都小心为上,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躲在察院里相对还算安全。
郜御史显然也考虑到了这点,最后才说:“范贤生就在察院总揽,以备老夫顾问!”
果然,最后韩延昌还是无功而返,朱公子根本不见他。
朱公子那边只抛出一句话:“听说察院里面,范秀才是最得用的人物,而察院老爷只让这姓韩的过来,简直毫无诚意!”
寒风又起,时间渐渐进入了十一月份,凛冬将至,万物萧条。
河东盐池这里的作业节奏与务农有近似之处,也有冬歇的说法。盐丁们制作完最后一批食盐,也就暂时收手了,仿佛庄稼人的冬天农闲。
然后等到来年春季,新的盐花生成后,盐丁们才开始新一年的作业。在此之前,最大的事情当然是过年了。
但想过好年,手里就得有钱,而在近期盐丁普遍遭遇了经济危机。因为他们上交了正盐后,积攒在手里的余盐没卖出去。
原来一直都有盐牙子组织他们卖盐,而现在盐牙子似乎一夜之间都消失了,听说是被御史老爷取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