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均势和破局(下)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510 字 8个月前

这是什么鬼?范弘道的同僚们只能面面相觑,完全不明觉厉。

但再不明觉厉,也要觉得把希望寄托在老天实在不靠谱。范弘道这样一个挺靠谱的人,怎么又这么不靠谱了?

不过老御史发现,范弘道这范儿更像孔明了,貌似演义里的著名军师都喜欢这样装神弄鬼。他刚才这番说辞,就差说一句“我夜观天象”了。

听到范弘道口口声声“很快”、“不久”,郜御史不由得万分感慨,他才上任不到半个月啊!

原本老御史是想着,用一年时间缓缓图之。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感觉就失控了,好像节奏彻底进入了快车道,用飞一样的速度向前冲。

这才上任没半个月,屁股底下的座位还没有捂热,换成一般的官员上任,现在还正处在新官上任三把火阶段!

结果就这点时间,眼瞅着就要展开最后大决战了,节奏也太玄幻了,真真是情何以堪。

稳定心神,郜御史开始调兵遣将。先是对魏安道:“你草拟一封给抚台的回信。”

魏安请示道:“那该如何回话?”

郜御史答复道:“就按范弘道的意见写,但不要写那么粗俗,直白拒绝抚台干涉就好。”

然后郜御史又将从京师带来的差役喊来,吩咐道:“尔等拣选聪明伶俐的人,然后去盐场探听盐丁消息,若有风吹草动便及时汇报。”

最后郜御史皱眉道:“对朱公子此人,虽然言行恶劣,影响很坏。但老夫觉得仍然不可严厉对待,应该是能够再争取过来的,

毕竟余盐与盐引挂钩,她这样大盐商没道理反对余盐配额。再说当初她也曾与察院合作过,虽然最后没落下好处,但多少也有几分香火情。”

郜察院在众人身上扫了几个来回,却指着韩延昌道:“你与朱公子相识,就派你去与她见面!重点是邀请她回心转意,顺便看看能否从她那里,打探一些对方的动静。”

ps:每每到最后,思路都极其凝涩,写出来的东西总要根据后续大修,第四更就放明天中午和下章一起发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均势和破局(下)

接下来新的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地方豪强真要采用民变手段来冲击察院,大概会选在什么时间?对此范弘道的判断是“很快”。

不过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魏安不赞同的说:“范先生要考虑到张家的背景,人人都知道,那凤盘相公服丧期满,即将起复回京,预计会重新担任首辅。

如果我是张家主事之人,肯定要等到凤盘相公回京后,再行举事。因为民变是一把双刃剑,到底伤人还是伤己,最终要看朝廷偏向哪边。

若京城有凤盘相公呼应,可以直接影响朝廷决断,所以等到凤盘相公起复,才是举事的最佳时机。”

凤盘就是张四维的字,此时别人对这位首辅级别的大佬都有一定敬畏,一般都敬称为凤盘相公。

范弘道对魏安还是比较客气的,不像对韩延昌韩秀才一般动辄冷嘲热讽,当即解释道:“魏先生所言确实也有几分道理,可是我认为张家一定会在张四维起复前举事!”

“为什么?”所有人又不约而同的问道。

此刻范弘道非常想说一句“老子算命就是这么准你们爱信不信”,但没奈何,又只能挖空心思的寻找理由来解释。

“首先,张家人若煽动盐丁举事,本身就很有成功把握。因为盐运司、地方州县官员都与他们沉瀣一气,肯定会帮助他们说话,影响朝廷的判断。

其次,如果张四维没有起复时,他们举事不顺利,或者出现波及自身的危险,那么他们也还有挽救机会。或许可以等到张四维起复后,利用首辅权势重新翻转乾坤!

所以总和起来看,还是提前发动利大于弊,说不定就是这几天功夫,而张四维起复可以作为预备队使用。”

有人愤然道:“他们就不怕胡作非为牵连到凤盘相公,并妨碍凤盘相公起复吗!”

范弘道却很淡定的说:“他们又不傻,肯定不会让这种事牵扯到张四维身上的,说不定出面的人根本就与张家无关!”

范弘道再一次说服了众人,此时郜御史再看范弘道,甚至有了“刘皇叔遇到诸葛孔明”的感觉。

既然当刘皇叔,就要有刘皇叔的觉悟,把握一下大概方向就好了。要拼细节,刘皇叔无论如何也没可能比诸葛孔明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