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弘道隐含的意思有点深,说到这个程度,别人居然都没听明白。又是孙朝奉疑惑的问道:“盟社之举,吾辈早有不少。
大小七十二行,很多都有同行公会;四海八方商家,也多建有同乡会馆,只我能记得的就不下十数家。未见得像范先生所言有效。”
范弘道立刻回答说:“孙员外不明白,我所说的盟社绝非这些!你刚才所说的同业行会,不过是协调本行竞争而已;至于同乡会馆的作用,更只是互助互济而已,所以两者主要是对内!
而我所说的盟社,是全新用处的盟社!是要用同一个声音,同一种步调与官府和外界势力打交道,而不是为了处理内部关系!
若盟社壮大之后,诸君若遇不平之事,也可交由盟社出面,总比现如今遇到问题后,势单力孤单打独斗要好!例如今次,若没有诸君联名上书的声势,岂能惊动那郜御史?”
范弘道如此解释过,众人纷纷恍然大悟。范秀才所说的这个新型盟社,原来就是纯政治向的盟社,与行会、会馆有所区别,却又高于行会和会馆。
大部分人同时还都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个新盟社既然是政治向的,而且功能上主要与官府和外界打交道,总需要一个能出面的代表人物。那么由谁来当这个负责出面的领头人?
普通商人是当不了的,因为普通商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政治地位,士农工商里排在最后,与官府打交道处于绝对劣势,但有势力的权贵豪商又犯不上和普通商人混在一起。
所以这个领头人必须要有一定政治身份,有资格和官府对话,利益上又能站在普通商人这边。想到这里,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拥有秀才功名的范弘道。
如此重大的事项,不可能闲聊一会儿就要作出决定,范弘道也没想着立刻就能拍板。反正今天已经将种子种下去了,慢慢催生发芽就是。
如果拥有京城最大商业区里数百家商户的支持,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本,范弘道仍要为此努力。
ps:昨天脑子走神,将万历十三年写成成化十三年,万历十七年写成成化十七年,纯属笔误,抱歉!
。
第七十三章新的曙光
由于刚才的剧情出现了大反转,让围观众人情不自禁沉浸其中,以至于忽视了戴在范弘道脖子上的木枷。
直到现在,众人才愕然发现,范弘道还在被木枷拷着,而拿着钥匙的衙役已经溜了。估计衙役是很难再请回来了,于是一干闲人围住了范弘道,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
有拿着锯子比划的,还有拿着斧头比划的,叫范弘道感觉脖子凉飕飕的,他可不想拿自己的脑袋冒险,稍微偏一下可就要了人命了。
最后还是隔壁铺子的田掌柜有主意,从城墙根下喊来一名老锁匠,带着工具匣子凑到范弘道跟前,捅着锁眼鼓捣了好一会儿,居然将铁锁打开了。
木枷虽然是小号的,但长时间扛着也要费力。陡然卸下后,范弘道顿时觉得身轻如燕,活动了几下腿脚。
许多街坊商家仍没有离去,一是目睹秦县丞欺压商户却大败而去,快感十足,兴奋劲尚未过去;二是在他们眼里,范弘道有点神奇了,下意识想多聊几句。
范弘道见状,便将众人请进了已经空空荡荡的绸缎铺里,又从左邻右舍借来桌椅板凳,还将街口茶摊的茶博士喊过来烧茶。因陋就简,众人便在这里饮茶闲谈。
气氛总体是轻松快活的,众人也少不了围着范弘道不停的打听内幕。作为焦点人物,范弘道应付几句后,咳嗽一声,开口道:“我有一言,还请诸君静听。”
如此众人便都停住口,齐齐望向范弘道。然后又听范秀才说:“虽然杨家大难得以纾解,县衙奸贼败走麦城,但吾辈远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在这片街区,孙朝奉屋舍最多,也最为敏感,连忙回应道:“愿闻其详!”
范弘道便详细说起来:“其一,那秦县丞虽然被刑部请去了,但依着官场惯例,这点事不大可能让他彻底丢官,仍有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