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保送的机会?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508 字 8个月前

原来还有这个说法!范弘道双眼爆发出希冀的光芒,这可是一件好事情!他现在是秀才功名,被举荐入监后就是贡监,这么说来有可能不经乡试直接参加会试?

正常情况下,读书人取得秀才功名后,下一关就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取中为举人后,才可以去京师赶考参加大比。

但是众所周知,科举考试中乡试是最难的一关,录取率一般也就百分之三左右,绝大多数读书人一辈子就卡在了乡试关口上。

范弘道即便身为穿越者,也没什么把握能考过乡试,但是现在却有直接保送进会试的机遇,怎能不令他期待?

范弘道心里迅速盘算起来,今年是成化十三年,明年就有京师大比也就是会试,自己肯定赶不上了,然后再下次会试就是成化十七年。

如果自己能进入国子监读书,三四年后肄业,正好就能碰上成化十七年的会试!而且不用再为只有百分之三录取率的乡试发愁,可以直接保送进会试!

大人物果然洞悉人心,给了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拒绝的远景啊,范弘道越想越不淡定了,对杜大人坚决表态道:“但请放心,在下定将竭力而为!”

杜大人勉励道:“好生办差!”

随后杜文远就带着秦县丞离开了。眼看不得人心的县丞被突如其来的朝廷官员处置,人群里忽然有人高声喝彩道:“好!”

有人带头,喝彩声和骂声便接二连三的不停爆发出来,秦县丞几乎成了千夫所指,而范弘道则成为众口一声的称赞对象。

县衙众衙役面面相觑,感到在这里呆不下去,顿时也一窝蜂的散了。

王传财走到范弘道身边,喜笑颜开的说:“我叫嚷的时机如何?真真恰到好处。”

范弘道叹口气说:“太早了。”

“为何?”王大掌柜不明所以。

范弘道无奈抬了抬手,“木枷上的铁锁还没有解开,拿着钥匙的衙役却先走了,怎么办?你应该等他们解开了锁,再起哄也不迟。”

第七十二章保送的机会?

规则只是用来规范小人物的,而大人物不高兴了,就有无数绕过规则的非常手段,就像秦县丞对付范弘道一样。

在范弘道面前,七品京县县丞秦高业当然算得上大人物。但是在更大的人物面前,秦县丞又成了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为了安抚住还有巨大使用价值的郜御史,秦县丞就得成为牺牲品。正常程序与非常手段的区别,其实也就在于实力的大小而已。

按正常程序,想罢免秦县丞需要先有人弹劾,然后经过顺天府和御史的联合调查,再由天子下诏到吏部,最后免去官职并追究罪名。

这个流程的效率实在称不上多高,但是官僚系统不仅仅只有低效率,同样也会具有超高效率的另一面。

若有足够强力的大人物背书,吏部就可以直接下令暂时停职,然后由刑部出面讯问,一切都会很快。

甚至只需要大人物一个口信就能办到,当然效率极高,高到秦县丞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结束了。

可秦县丞仍然感到自己冤枉,分明是郜御史挑事弹劾自己,而自己本意并不想逼郜御史辞官,况且自己也没有这个能力!

一定是郜御史装着受了自己的委屈,所以要愤而辞职。不知怎的,秦县丞想起了前两日陈班头说过的话——大人你要小心范弘道碰瓷。

这不是碰瓷又是什么?可笑自己当时浑然不以为意,只觉陈班头蠢得像是惊弓之鸟,谁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

秦县丞越想越是愤懑无比,情绪爆发了忍不住,对着范弘道叱道:“你这是黑箱作业,你这是幕后操作,你这是用人治代替法治!”

前来叫秦县丞去受讯问的刑部官员杜文远不耐烦了,催促道:“秦大人不必多言,速速随本官前去刑部聆讯!”

范弘道却对秦县丞说:“其实你可以不去啊,常言道,乱命有所不受。”

不去?这句貌似轻巧的话仿佛冰雪浇头,让秦县丞清醒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