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无用功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185 字 8个月前

对此陈班头是乐见其成的,他故意走到杨朝奉身边,低声挑拨道:“这范弘道根本没把你这大东家放在眼里啊。”

范弘道并不在意陈班头与杨朝奉的嘀嘀咕咕,他咳嗽一声,对着众人道:听他“各位请听我一言!”

这时候大家都在好奇的打量范弘道,见范弘道如此招呼,便都想听听他还想说什么。

“虽然这两日是杨家遭了祸患,但在下听说郑国舅乃是贪婪之人,杨家铺子才几间屋舍,怕是不能令其满足,故而诸位尚不能高枕无忧。我看诸位都在这好地段,焉知诸位不是下一个猎物?

再说当今天下商业大兴,逐利之人不可胜数,权贵显宦之家也纷纷从商,郑国舅只是其中一例而已,说不定明日又有别家权贵到此讨食。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商家,岂能不有所表示?”

今日到场的这些人里,有个孙朝奉屋舍最多,忧患意识最强,忍不住问道:“那吾辈又当如何?该如何表示?”

范弘道慷慨激昂的说:“今次事情也都是秦县丞做出来的,这不合规矩。我们该联名请愿,向秦县丞上书,请求秦县丞停止不合规矩的行为!”

那边陈班头也在听着,当他听到“请愿”和“上书”两个词,忍不住笑了出来。他还以为范弘道可能会有什么主意,没想到是如此幼稚的想法。

二十一世纪有句名言是,如果道歉有用,那还要警察干什么?此时陈班头只想说一句,如果民意有用,那还要权力干什么?

请愿有什么用?首先,几个商人联名,顶的过国舅爷打招呼吗?如果是一群读书人联名闹事,那还可能需要认真对待一下。

其次,就算秦县丞收到了联名上书,然后丢到垃圾堆里去,几个商人除了干瞪眼又能怎样?不服气又有什么办法?与虎谋皮就是这个意思。

陈班头能想到的,别人自然也能想到,孙朝奉迟疑道:“这样能行?”

范弘道答道:“试试又不费力,反正也不需要什么花费。也许秦县丞忽然良心发现,我们的请求就成了呢?”

东家和掌柜们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联名上书又不需要额外付出什么代价,只是请人写个陈情文书,然后大家一起签名画押而已。

再说此事又不违法,大明律也不拦着军民上书。更何况“法不责众”,就算秦县丞不满,也是这么多家一起担着。

但凡有一线希望的事情,不做白不做。即便对秦县丞完全无用,但至少可以通过这次上书,发出自己的声音,向县衙老爷表达一下商人们的不满。

范弘道对着众人拱拱手道:“在下读过几年书,可以代为草拟陈情文书,而各位可以联络街道上的友人,前来签名。正所谓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不用多解释,在场众人都明白,当然联名的人越多越好了。人多势众,人数越多声势越大,每个人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小。

当即范弘道铺开了纸,开始笔走龙蛇,而其他人则出去叫人了。到了中午时分,街道上商家林林总总来了不少。

一时间杨家绸缎铺例外热闹非凡,仿佛变成了一次商人聚会,很有种共襄盛举的感觉。见多识广的孙朝奉叹道:“很多年没有过这种场景了。”

范弘道用大纸写了陈情文书,预留了半张空白,然后站在高处向到场商家读了一遍,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此后就是在空白地方签名,范弘道一马当先,在最前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号“金陵生员范弘道为民请愿”。

众人看在眼里,暗道“这秀才倒是一条好汉”,不是懦弱书生。

陈班头没有走,也没有阻止范弘道作死,就这么站在边上冷眼旁观。眼看着数十人签了名,又连连冷笑,这都是白费力气无用功而已。

杨朝奉也站在外围,看着范弘道身边的热闹,看着范弘道完全冷落自己,心里不免百味杂陈,有种自己被隔离在外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