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壮衙役对王掌柜大喝道:“废话不说了,你们这处屋舍,官府要收回去,趁早看着办!”
范弘道吃了一惊,怎的还有这种事?难道自己刚当上股东,一文钱红利还没吃到,店铺就要关门了?
“到底怎么回事?”范弘道低声对王掌柜问道,王掌柜便对范弘道细细解释起来。
事情要从京城布局说起,当初永乐皇帝营建京城,范围只有如今的内城。但随着时代变迁,城南也自然增长起来,渐渐形成了如今的外城,嘉靖时期又增建了外城墙。
外城尤其崇文门外因为地理因素,成了大商业中心,尤其是南方货物源源不断的沿着运河送到这里集散。
当初这里也是一片混乱,官府为了便于管(收)理(税),规划修建了上万间屋舍,然后再租给商家使用,这就是今日崇文门外商业区布局的由来。不过年头长了,这些租赁也大都也变成了永久性租赁,租金都以门摊银形式上缴给官府。
今天这几个衙役登门,却是声称县衙要收回杨家绸缎铺的房屋,这王掌柜如何肯答应?
黑壮衙役虽然不清楚范弘道和王掌柜的关系,但是他很乐意见到范弘道牵扯进来,于是并没有拦着王掌柜对范弘道解释。
看着两人说的差不多了,黑壮衙役又喝道:“胳膊拧不过大腿,这房子毕竟是官府营建的,劝你们老老实实将房子交出来,不然叫你们知道官府的手段!”
王掌柜辩解道:“虽然说是官舍,但是租期未到,凭什么要收回去?这根本不合规矩!”
围观众人闻言频频点头,这里大多是商家,对王掌柜的话感同身受。他们做生意的,最怕的就是权贵阶层不讲规矩的胡闹。
范弘道想的更深,总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便发问道:“你们如此行事,总要有个由头,到底是什么缘故!”
黑壮衙役有恃无恐,不介意拖范弘道下水,很阴险的激将说:“你这小小秀才真当自己是什么人物了?狗拿耗子的关你屁事,滚到一边去!”
。
第五十四章关门危机(上)
约定拜见郜永春御史的时间是两天后,之前就没什么事情了,范弘道动了去绸缎铺观光的念头,杨朝奉便让王传财王掌柜领着去。
此后杨朝奉先告辞了,只剩了范弘道和王传财两人在。论起交情,范弘道与王掌柜更为熟稔,没了别人在场,说话就更随意起来。
“恭喜王掌柜,贺喜王掌柜,你可得偿所愿了,这辈子是不是别无所求了?”范弘道半是调笑半是道喜的说。
王掌柜还没完全适应“绸缎铺掌柜”这个新身份,心里也挺复杂的。
这事说是和范弘道有关吧,其实范弘道大概主观上并没刻意去帮他谋取这个职位,大概在范弘道眼里,根本看不上“店铺掌柜”这种层次的计较。
说是与范弘道无关吧,上一任李掌柜被拿下,就是被范弘道犯了矫情,迫使杨朝奉要有所表示,不得不撤掉李掌柜,然后才有自己的机会。
不管怎样,范秀才在杨家乱拳搅局,总是给了自己梦想成真的机会。王掌柜按下心思,便带着范弘道去绸缎铺。
杨家绸缎铺同样位于崇文门外大街,距离如归客店不远,所占地方堪称是黄金宝地,在这方面杨朝奉还是有点眼光的。
三开间的门面,规模不大不小。据王掌柜介绍,前面是店铺门面,后面是仓库,既经营批发,也经营零售,这倒是符合崇文门外的商业特色。
这一带是京城的物资集散地,源源不断的南北货物在这里汇集分发,在这里开店的坐商大都以批发为主。
本来在崇文门商业区,这是一家平平常常的店铺,但是在范弘道眼里,却十分亲切,大概是有了百分之十股份的缘故。
如果放在一百年前,连范弘道都要鄙视自己,那时候士风尚还厚重,崇义轻利,文人士子耻于谈利。一个读书人为了这么点股份沾沾自喜,还不够丢人现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