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各有所思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584 字 8个月前

老鸨子也实在觉得过意不去了,对杨朝奉谢罪道:“我家姑娘实在不晓事,请杨员外稍等片刻,老身且进去教训她。”

这一带妓家和那些半掩门的私娼不同,都是教坊司在编的乐籍,归教坊司管辖,而教坊司又是属于礼部管理的衙门。

大明朝廷给各衙门的经费都是固定的,所以各衙门想存点小金库额外开销,都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其中礼部的小金库最大来源就是教坊司,而教坊司的钱,就是对乐籍人士征税。

听着是不是很荒谬?号称六部中最清流的礼部,小金库居然都是来自教坊司的烟花女子和乐工。即便再不可思议,这也是存在的事实。

所以在京城,官方东、西两院几条烟花胡同的买卖,是朝廷六部之一礼部罩着的,甚至还会有礼部官员轮流值班巡视。

在这里,一般人还真闹不起事来,杨员外这种普通商人更只能受着,遇到服务态度不好的,下次不去了就是。

当然杨朝奉别有所图,搭上赵姑娘背后的大红人李植,只能在这里守着。

闲话不提,却说老鸨子进去后没过多久,赵姑娘就懒洋洋的走了出来,对杨员外道了个万福,解释道:“奴家正在凝神写字,不便半途而废,有劳员外久等了。”

杨员外大度的“哈哈”一笑,“不知赵姑娘写的什么字?如此耗费心力和时间?”

“最近听到一首流传佳作: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赵姑娘答道:“姐妹们人人叫好,不知杨员外听过没有?”

其实杨朝奉没听过,范弘道也没跟他说详细说过诗词的事情,但他此时却附和着说:“听过听过,只是记不大清了。”

赵姑娘当然看的出杨朝奉言不由衷,只是抱着陪聊念头随口道:“又听行家说,这只是半首,却不知作者在哪里。”

杨朝奉虽然不想聊这个话题,但只能顺着口风问道:“这作者是谁?”

赵姑娘蹙眉道:“好像是个自称金陵贫士范弘道的书生,奴家真想见见,此人究竟是何等样的风流才子。”

我靠!座椅上仿佛装了一个炮仗,将杨朝奉炸了起来。

第三十五章各有所思

这就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范弘道面对蛮横的杨大少爷和爪牙杨福,气得狠狠喘了几口气,但也无计可施。

范弘道又想起,明天张大小姐即将派自己去见见别人,或许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机缘,堪称目前重中之重的事情,在此之前不要节外生枝为好。

到目前为止,对面两人只是将行李物品扔了出来,尚未直接对自己动手,但难保一定不会动手。

如果真的厮打起来,就算不输,但变得鼻青脸肿后,那明天怎么见人?张小姐又会怎么看待自己的鲁莽?

所以范弘道暗暗咬牙,警告自己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趁着没有动手之前,还是先战略性转进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先过了眼前这道坎再说!

衡量得失之后,范弘道下定决心,便对杨大少爷放了几句狠话道:“君之惠,在下牢记五内,他日将拜君赐!”

杨大少爷懵懂不明的对杨福问道:“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此后范弘道连行李也不要了,任由自己的东西乱七八糟散落在地上,毫不留恋的转身就走。

杨大少爷倒没有追打,对他而言,能够出一口气后再将范弘道驱逐出境,就算达到最大目的了。

出现这种情况,范弘道今晚肯定不可能留宿在杨府了。他觉得,有必要告知张小姐自己去向,免得张大小姐找不到自己。

想来想去,在杨家外面他熟知的地方也只有如归客店。于是范弘道对东侧院院首当值的仆役说:“在下今夜暂居于如归客店,亦是杨员外产业,烦请告知张小姐,不叫失了联络。”

出了杨家大门,范弘道熟门熟路的穿街走巷来到如归客店,所幸不远,并不费力气。离开两日,如归客店没有丝毫变化,王掌柜正在大堂柜台上低头算账,

范弘道站在柜台外面咳嗽一声,王掌柜抬起头来,瞧见是范弘道,笑道:“范先生有什么好事情,怎的有空来这里?你的剑还寄托在我这,莫非今日是来取剑的?”

范弘道没好气的说:“我在杨家坐馆不过一二日,便被老爷辞退,被少爷驱赶出府,算不算好事情?”

王掌柜登时惊愕无比,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连忙追问道:“范先生莫不是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