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杨员外并没有冲动,而是深思熟虑之下的决定。在这种状况下,说服他改变主意的难度实在太大。
其次,杨员外并没有轻蔑的贬低自己,也没有埋怨自己,反而给了自己一个很高的评价,叫范弘道很是情何以堪。难道要对杨员外说,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好,可以留在杨家效力?
第三,杨员外给付了二两银子作为“遣散费”,对范弘道才就职两日的履历而言,也算是仁至义尽的厚道了,是正所谓好聚好散。
“也好,既然杨员外决意如此,在下也只能接受了。”范弘道洒脱的说,“我这就随员外返回杨家,收拾了行李就搬走。”
杨朝奉却道:“我还要留在城中,故而不能与范先生同行了。先生可自行前去寒舍,拿着我的手书,一切无不妥当。”
范弘道猜测,大概杨朝奉今天还会去找那个赵姑娘,继续他的商务攻关大业,不过已经与自己毫无关系了。
“既然这样,在下就此作别,告辞了!”范弘道对着杨朝奉拱了拱手,干脆利落的先转身离开了客店,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先走人了,而杨朝奉还在客店里,那昨晚的住宿费用就是杨朝奉一起结账,他还能省点银子。
想到银子,范弘道又默默计算了一下。从朱术芳那里借来的十两扣掉昨晚花销,再从杨家领二两,大概自己又有了十一两多点的银子。
最后范弘道计算的结果是,这些钱大概能在京师坚持两三个月,前提是自己不大手大脚。在此期间,为了今后生活有保障,还是要再找份体面差事为好。
一路想着自己的未来,不知不觉出了崇文门,又走到杨家宅子大门外,这时候已经是上午时分了。
范弘道轻轻叹了口气,昨天早晨才把行李搬进去并安顿好,今天上午就要重新打包再搬出来。前前后后正好是一日一夜,真是情何以堪!
他还没来得及报复杨老实泄恨,还没弄清楚那位神秘的张大小姐到底是什么人呢。
。
第二十八章小庙大佛
杨朝奉没有继续询问自己儿子被扣押的细节问题,反正儿子已经从县衙被放出来了,而所谓换出儿子的范弘道也活蹦乱跳的在自己面前,所以没什么可着急的,等自己回到家里再问不迟。
主要是杨朝奉此时没有太多兴致与范弘道说话了,有些问题他必须要先仔细想一想,想明白之前多说无益。
当晚在客店各自住下,一夜无话。及到次日,范弘道在大堂等了杨朝奉出来,但却见东家脸上气色不佳,仿佛昨晚没有睡好。
杨朝奉没有说话,却先递给范弘道一纸文书。范弘道接了过来,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
杨朝奉又沉吟片刻,这才开口道:“我们杨家庙小,容纳不下先生这尊大佛,故而请先生另谋高就。先生可凭借手书,去家里账房支取二两银子,作为遣行之资。”
解约?辞退?范弘道顿时懵住,这实在太突然了。他虽然感觉到杨朝奉可能对自己有看法了,但仍然惊愕非常。
他堂堂范弘道居然会被辞退?这对心高气傲的范弘道而言,不啻于是重重一击,甚至还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
算起来,他应聘到杨家当西席先生也不过才两天时间,基本上还没有履行什么职责就要被辞退?
震惊的范弘道甚至忘了恼羞成怒以及反击,看着杨朝奉直发呆。
杨朝奉虽然说了要辞退范弘道,但是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轻蔑和鄙夷,反而很诚恳的说:“我方才所言并非是托词,昨晚我辗转反侧,静思半夜,已经想明白了。
虽然我与先生接触时日尚短,但可以看得出来,先生才华横溢,旷达通脱,倜傥负气,若托庇在权贵门下,不啻为豪杰名士。
而我杨家不过中产之家,哪里容纳的下先生肆意挥洒?先生终究不是池中之物,为先生前程着想,还是要请先生另谋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