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败事有余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535 字 9个月前

面对忽然不按套路出牌的东家,饶是范弘道也噎住了片刻。随即他装作没听见,自问自答的说:“昨夜令郎也偷偷到了勾阑胡同里,但是今早无钱结账,便被扣住,然后又被送到县衙班房拘押!”

杨朝奉吃了一惊,想不到自己不在家的时间,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丢人事情。

还没等他详细询问情况,范弘道连忙表功:“还好在下及时赶到,别无他法之下,当人质将令郎换了出来!

然后今天令郎就回了家,在下却被扣在县衙里几经磨难,所以误了城门关闭时辰,导致滞留城中。”

明明是杨老实有意陷害,设计将范弘道当成牺牲品扔在县衙。但是此时在范弘道嘴里,成了自己主动献身,把杨家大少爷换了出来。

杨朝奉疑惑的问:“衙役有那么好说话?凭什么就答应换人?如果是为了赎身银子,扣住你这穷书生有何用处?”

范弘道羞涩的答道:“不瞒东家,其实在下与秦县丞有些嫌隙,秦县丞正要捉拿在下。那衙役为了巴结秦县丞,自然愿意拿住在下去请功了。”

他与秦县丞有矛盾的事情,杨老实以后肯定会说出来,所以干脆自己先说明了,免得到时候杨老实再添油加醋。

杨朝奉忍不住瞪着眼睛,指着范弘道说:“什么?你竟然还和秦县丞有仇?”

对杨朝奉而言,最重要的三个官府衙门就是光禄寺、大兴县衙、崇文门税课分司。其中光禄寺是帮他采办赚钱的,大兴县衙负责的是商户摊派事务,税课分司管的是交税。

这范弘道今晚搅黄了巴结光禄寺少卿的门路,转眼间又是大兴县秦县丞的仇家,也就是说,三个重要衙门里,他已经办砸了两个!

此人能不能成事不知道,但已经表现出了败事有余啊!杨朝奉已经忍不住后悔了,自己真是识人不明,一年二十两到底请了个什么人上门?

败事之外,还他娘的气性大架子大,骨子里透着一种莫名其妙的目无余子的骄矜,叫他杨员外完全享受不到身为东家那高高在上的快感!

杨朝奉完全不明白,一个已经落魄到快吃不上饭的穷书生,凭什么如此傲气?

第二十七章败事有余

看着杨朝奉这不争气的样子,范弘道还能说什么,只能忍气吞声仰天长叹。今次白白被奚落,实乃队友太弱,非战之罪也。

稀里糊涂的跟着杨朝奉走了出来,在大门外,范弘道忍不住说:“东家未免太过于好说话了,吾辈上门,不是来找气受的。东家要寻欢作乐,大不了换一家就是!”

杨朝奉很没好气的说,“我今次来找赵姑娘,目的和你一样,是为了我杨家的事业!”

范弘道大为讶异,随即叹口气,劝道:“东家你是商人身份,没必要拘束什么,不必学吾辈读书人的门面功夫,否则显得很奇怪。”

杨朝奉又说:“你可知道,这赵姑娘是李植李大人的相好!”

李植?范弘道心里想了几遍这个名字,忽然有所醒悟,连忙问道:“难道东家说的是那个朝廷红人李植?”

“不错,就是这个李大人!”杨朝奉答道。

现在是万历十三年,要说当前朝廷大臣里最当红的人,并不是申时行等这些阁老大学士,也不是权柄赫赫的六部尚书侍郎,而是李植、江东之、羊可立这三个人。

之所以说最当红,是指这三人在朝廷大臣里面,最受当今万历天子的宠信,堪称是当朝三大红人,其中又以李植最出名。

被穿越前的范弘道虽然只是个落魄京师的穷秀才,也曾耳闻过李植的大名。三年前,号称师相的前首辅张居正去世后,被严厉管教十年的万历天子松了口气,随之产生了极强的报复心理。

李植、江东之、羊可立三人当时都是言官御史,他们准确的猜中皇帝想报复张居正的心思,主动迎合帝心,对已故的张居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展开了奋不顾身的攻击。

其后成功引发了对张居正势力的清算狂潮,张家几乎满门扑街,万历天子对此感到很畅快。

凭借这份功劳苦劳,作为反张居正的急先锋,三人便受知于天子,成为最受宠信的大臣,在天子面前极其能说的上话,当朝几乎没有别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