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举不是坏事,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也是正面品格,但做好事也要量力而行,不能把自家也连累到饿昏的地步吧?
范弘道是个讲究面子的人,就算是被骗了,他也不想在势利小气的王掌柜面前丢这个人,便打肿脸充胖子似的说:“日久见人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妄下断言为之过早!”
强词夺理的狡辩而已,王掌柜看着范弘道像是负隅顽抗的困兽,轻蔑的“嗤”了一声,很鄙夷的说:“愚蠢如此,执迷不悟,可笑可怜,别是读书读傻了吧!”
等得就是你这句!
范弘道昂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忽然眼中精光大作,并指如戟,凶狠的点着王掌柜喝道:“天地之间自有正气,扶危济困做点善事并不可鄙,若如无余力时,束手旁观也不可鄙!
但最可鄙的就是,你这种对行善者冷嘲热讽之人!自己不能崇高,便也见不得别人崇高,这种心思是何等卑污恶劣,这种人也堪称是天下最为怯懦之人也!
若人人都像你这样,世道人心焉能不败坏?当今世道,就是你这样的人太多了,这才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究竟是谁执迷不悟、可笑可怜?”
高屋建瓴、大义凛然的斥责完王掌柜,范弘道找回了面子,神清气爽起来。也不给对方再次反驳的机会,挥挥袖子扬长而去,走出了客店大门。
青衫磊落,挺如松岳,以及步如流星。
王掌柜被劈头盖脸的教训过,顿时有些发蒙,一时间瞠目结舌无言以对,直愣愣的目送范弘道离开。
明明是这范弘道做错了事,被骗走了银子,为何最后是自己被骂的狗血淋头?自己也没做错什么,又为何被骂完后反而产生了一点羞愧心思?
王掌柜用力晃了晃脑袋,仿佛将乱七八糟的杂念都甩出去。总而言之,跟读书人简直没法讲理,只管要钱就行了,其它多说什么都是错。
这范书生口中再天花乱坠,也是欠了本店银子的,总不能凭空把欠账说没了!若再拖延不还,少不得就要动用写非常手段了。
想到这里,王掌柜觉得自己人生经验又添了一笔,狠狠拍了小伙计一巴掌,喝道:“你这懒货,还不跟上去,别让人跑没了!”
。
第一章世道人心(上)
大明万历十三年,朝廷下诏废除已故前首辅张居正制定的考成法,这标志着从万历十年开始的、对前首辅张居正的清算工作基本结束。
在这场清算里,朝廷风云动荡,张居正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影响力被彻底清理出朝堂。他的子孙也被波及,有自杀的,有被流放的,曾经显赫无比、尊荣可比王侯的张家一时间惨不堪言。
主导这场惨烈清算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天子万历皇帝。前首辅张居正是万历天子的严师和摄政大臣,性格强势的他生前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死后会被万历天子和政敌如此激烈的报复。
当然,庙堂之上的动荡对于大多数黎民百姓而言,是没什么直接感受的,大抵只能增加些许饭前酒后的谈资,平常日子该怎样过还是怎样过。
若是换了皇帝,还能有个大赦之类的喜事可以期待,换首辅换大臣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事情,就没什么值得念想了。
却说在京师东南有九门之一的崇文门,是天下有名的商业繁华之地。近百年来,自崇文门外到正阳门外一带,渐渐形成了继北海、棋盘街之后京城又一著名商业区。
这里虽然是外城,但市肆店铺林立,大量工商阶层居民定居于此。从东南方向来的外地旅客到京城后,第一落脚处也常常是这里。
时间已经是万历十三年的八月,京城渐渐秋高气爽,到了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崇文门外大街与神木厂大街交叉口附近有家如归客店,虽然店面不算很大,但借着地利之便,生意也还过得去。
今日如归客店的王掌柜心里有点不痛快,他立在前厅柜台这边,皱着眉头与伙计窃窃私语。“后院西厢那姓范的穷书生还没付钱么?”王掌柜问道。
伙计回答说:“还是没有,这书生已经连续三天没有付给房钱和饭钱了。本来他手里还是有点银子的,但前几日犯傻施舍给了别人,现在当真是一贫如洗了。”
慈眉善目的王掌柜轻轻拍了拍手里算盘,叹口气道:“吾辈生意人,虽然讲究一个和气生财,已经让他三天,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小的明白!”上司有吩咐,小伙计便闻弦歌而知雅意,登时目露凶光,撸起袖子,拿出气势汹汹的模样,转身向西厢房走起。
王掌柜望着小伙计的背影,赞许的点点头,真是孺子可教也!对付恶客,就应当有雷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