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难波宫商谈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1178 字 9个月前

其实这位叫“河清”的,原名叫藤原清河,他正是上一次的遣唐大使,入唐目的则是迎一位叫“晁衡”归日。

晁衡,正是大名鼎鼎的阿倍仲麻吕,当时这位已经在唐生活三十五年,且出任了唐朝的高官。

藤原清河安全抵达长安城,参觐了玄宗皇帝后,便与晁衡一起从扬州扬帆出发,准备回日本去,结果扬州当地有个僧人叫鉴真,也希望搭船去日本,藤原清河拒绝了鉴真的请求,可他的副使大伴吉麻吕却偷偷地将鉴真藏在第二艘船上。

结果四艘船,只有藤原清河与晁衡乘坐的第一艘触礁,其后遭遇逆风,居然漂到了安南驩州,除去藤原清河、晁衡外,其余船员全遭当地蛮人杀害——其他的三艘船,包括载着鉴真和尚的第二艘,悉数平安抵达日本。

最后,藤原清河和晁衡无奈地再度回到长安,清河本人索性也留在唐国为官,还取了个汉名叫“河清”(至于晁衡就死在了唐,生前做到了秘书监的高位)。

但日本方面没有放弃藤原清河,所以在乾元二年时,以高元度(他是归化日本的高句丽后裔)为迎使,希望把藤原清河给接回去。

结果在渤海国,高元度听说唐家发生内乱,就让判官内藤全成带着八十八人回日本,自己则和其余十人,继续往唐国走,最终终于见到肃宗皇帝和藤原清河。

但这时唐王朝不干了,对高元度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打仗,放河清回国,路上十分危险,所以不能让河清跟你走。

唐王朝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以河清为“人质”,要求日本贡献武器,来补充对叛军作战的所需,特别是可以用来制弓的牛角:于是高元度便只好到苏州,当时的苏州刺史李岵为他造了艘八丈长的海船,还让浦阳的折冲都尉沈惟岳统带水手九人,护送高元度返归日本。

高元度和沈惟岳到日本太宰府后,当时日本立刻在各道搜集了七千八百只牛角,用船送去唐国,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战争。

可次年渤海国的使者王新福来日,他告诉日本政府:

“如今李唐的玄宗、肃宗两位皇帝都驾崩了,广平王(李豫)继位,谷物荒芜,人民相食。而反抗李唐的安禄山虽死,可史家的史朝义却登基成为圣武皇帝,人民无不依附,圣武皇帝的军势极为强大,李唐的襄阳和邓州都被其攻陷,如今李家所保留的地盘只剩下苏州一地(????),以后朝贡就十分艰难了。”

不管王新福出于何种目的编造了这番话,可日本却信了,此后很长时间内不再派出遣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