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中书省制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1183 字 9个月前

并且,皇帝还迫切想知道,高岳到底是什么想法和态度。

郑絪便奉起象笏说:“臣认为,若陛下执意要撤换剑南和淮南的旌节,必然会生乱,那么中兴可能会毁于一旦。但高岳在给臣的信里许诺,他再任淮南节度使二年,便同意直接回朝,绝不胁武毅军,也绝不将旌节视为私有。”

这话说得皇帝脸上热辣辣的,不好受。

“武毅军前身是义宁军和定武军,是他高岳一手栽培出来的,他甘心?”

“臣不谙军事,不过臣晓得,只要陛下再给高岳个方镇,高岳还能练习出一支武毅军来。”

“那朕要将高岳废弃不用呢!”

郑絪很淡然地说:“高岳在淮扬,已领府中的军校撰写出<步军操典>、<火器挈要>、<骑兵冲法要诀>等书来,刊印保藏,交授武道学宫生徒研习,所以陛下可以将高岳废弃,也不用担心我唐军学后继无人。”

皇帝本想展现下权威,却被郑絪不咸不淡地刺了下,更为难堪。

下面郑絪就说:“其实柳宗元所说的势,便是圣贤的开天独倡,和天下运势,合而为一也。封建虽不可行,然则郡县也要改制,高岳在给臣的信中,说的是这样的话语,即‘存封建之心,留郡县之制’。封建的弊端,在于诸侯独制一方,其对领内百姓的权力无可约束;而郡县的弊端,则在于郡县只有施政的权力,却无决策的权力,天子和大臣若残害百姓,郡县只能助纣为虐。所以两端思量,最优的方案便是能让中枢少犯错误,让地方增殖物产,具体办法便在于能让贤能出入中枢和地方,在内可匡正朝政,拱卫圣主,在地可改良制度,造福天下百姓。所以高岳认为,世禄和世爵绝不可取,可守宰的权位却必须要在,此外为避免割据,还必须将权位流转起来。”

“何解?”

“高岳倡言,刺史、县令等都是四考为限,但多数只一两考就迁转他处,以此流官的话,往往连地方百姓的情况风俗都没有了解,又谈何造福遗爱?然而若强制让刺史、县令满四考再迁转,又违背人情,过于僵化,所以高岳认为,只要能保证守宰级别的选拔任用,其下刺史和县令无论几考,都能在守宰的督促考核下,多少为百姓做些业绩。故而,臣替代高岳,向陛下恳求,复古行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