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曲江封建论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1165 字 9个月前

他们不是客套,而是真正佩服柳宗元的见识、才情。

尤其是王叔文,觉得必须要尽快把柳宗元给拔擢得更高才行。

当晚,皇帝看完柳宗元的文章后,也是非常满意,“这才是真进士!”

三日后,柳宗元的文章被誊写为大字体,堂皇地悬在光宅坊的坊墙上,官吏、百姓观之如堵。

舆论战正式开始了!

柳宗元在文章中,系统详细地批驳了“韩山佐”的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天下安泰,这郡县制“固不可革”!

一时间京师内,柳宗元文章是人人传诵,更有好事者,当然其中也有许多是方镇进奏院的,将其抄录数十份,由各进奏院有的雕梓机连夜印制,几天后就有了成千上万份,贴满京城乃至畿内各县,最后凤翔和同华都波及到了。

“就看这韩山佐,可堪一战了?”人们挽起衣袖,最关心这个问题。

然而韩山佐也没让人失望,须知道这个“虚拟偶像”背后可是三大进奏院的支持。

尤其以现在入京的剑南幕府判官刘辟最为积极,他当即主持,让平日里厚养的笔杆子们,在进奏院中是集思广益、挥毫泼墨,托名“韩山佐”,又写了篇反反驳的雄文,悬在崇仁坊的坊墙上。

结果一月当中,大明宫、进奏院的舆论界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斗得硝烟弥漫。

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进京应举的举子,还有等待冬集铨选的官吏,甚至流寓文人,还有僧人、道士都卷入其中。

郡县和封建之争,柳宗元与韩山佐之战,可谓赚足了眼球和吆喝。

所有人隐隐约约也觉得,这场论战实则是关乎国是的舆论、思想的大斗争。

朝堂也按捺不住,宰相们集体对皇帝进言,不妨于长安城曲江设会,由柳宗元和韩山佐当面辩难论衡,我唐天子和宰相都可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