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宰相们也对搞什么祥瑞、封禅不感冒,然而他们心中也都明白,韦皋、杜佑、高岳三大方镇,忽然把比目鱼、凤凰和麒麟都凑齐,送到长安来,背后那种强烈的政治符号投射,任谁都不会熟视无睹。
不过最出人意料的还是皇帝本人。
之前,皇帝对封禅华山、泰山还是兴致勃勃,可现在却是冷淡无比,甚至可以说是抗拒。
皇帝非常谦虚,说朕何德何能,哪里能够和秦皇汉武并肩,就算是本朝的玄宗皇帝的功业也比不上,所以绝不需要这些封禅。
陆贽这时便说:“封禅本身目的,就是企求天下泰平。如今关中、剑南等地已安逸下来,故而朝野有封禅华岳的呼吁。至于封禅泰山,恰好是压制淄青和魏博的借口所在,也该是未来国家的政策立足处。”
“朕刚刚继位时也有这样的想法,然则往日长武师变、奉天播迁,足以让朕知道事难为,现在天下小康已是来之不易,何必还非要追求宇内混同呢?”皇帝也忽然成了爱好和平派。
由是,宰相和皇帝间的问对,并没有达成什么有效的协议。
但回到浴室殿的皇帝,却面容惨淡,身边的宋氏三姊妹都很担忧,便询问陛下为何忧颜如此。
皇帝闭口不言,只是要召少阳院的太子李诵来,说有要事商量。
等到李诵战战兢兢来到浴室殿后,只见父亲坐在帷幕的床榻上,见到了他,居然流泪不止。
吓得李诵也哭起来,跪在父亲的面前。
“长安城最近的那篇要在天下复行封建的文章,想必你也看了吧?”皇帝问到。
李诵点头。
接着皇帝仰面长叹:“你在少阳院里,怕是还不晓得,这文章绝不是什么文士游戏作品,他们终于,终于要对我父子下手了。”
这话说得李诵背脊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