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明宫中书门下政事堂内忙碌一片:
尚书省六部的文吏抱着案牍,在堂后吏、兵、刑礼、枢机、户五房的文吏忙着对接。
高岳、杜黄裳、陆贽三位宰相则在中堂处,连榻端坐堂判。
刘德室、权德舆身为舍人院知制诰,则在西侧床几上,草拟各种堂牒,其他中书舍人则出行,去巡检尚书省六部去了。
不可否认,现在唐朝宰相的权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大起来。
“五房的文吏奇缺,得要再择选人手来。”高岳对陆贽说。
陆贽这段时间削瘦不少,平淮西时他白日留守政事堂,入夜还要载笔金銮殿,同时还得负责贡举和铨选,事务比前线的高岳、杜黄裳还要浩繁。
接着高岳又对杜黄裳说:“兵部马上得开始选考,地方的军将不能光从行伍里简拔,也不能光由节度使来辟署(得把军队人事权收归回来),这事遵素你马上为中书侍郎后,并不能放松。”
杜黄裳表示我记下了。
毕竟高岳主持中枢的日子也不多了。
等到事务好不容易清闲下来,宰相便在床几上舒展筋骨,随后边饮茶边等待堂食进餐。
聊天当中,陆贽就谈到御史台的问题。
御史台现在凋敝的可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都空缺,三院里的人手也是寥寥,而高岳你随后回淮南、淮西,诸般事宜都需要人手,何不把御史台充实起来。
高岳啜饮了口茶,说确实如此。
他准备把王海朝的扬子留后巡院,和孟仲阳的寿庐巡院给合并起来,用巡院的人进行打画经界的事务,不过人手是绝对不够的,所以不妨让一批进士出身的年轻俊杰先入御史台,然后挂宪衔和自己赶赴淮南的各处巡院,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