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不过申光蔡三州地,人丁不足四十万,吴少诚吴少阳刮地为兵,以二户养一兵,也不过四万人耳,且淮西处朝廷各方镇包围中,如朝廷下决心用兵,臣岳认为,不过半年便可宣告平定。”高岳为皇帝估算说。
然后看到皇帝不断估算的神态,高岳便趁机说:“陛下,征伐淮西的话,大军用度,除去国库和内库外,兴元、东川、西川、巴夔的商贾也愿意出助军钱。”
听到这个,皇帝用疑惑不信的眼神望着高岳。
之前皇帝在进行“河朔削藩战争”时,军费不足,他便得让大臣在京师内强征间架税,抢劫商贾的家财,最后闹得天下大乱,民怨载道,导致他的名声几乎毁于一旦。可现在有这种好事,商贾们居然肯主动掏钱来当军费?
高岳不慌不忙,对皇帝阐述说,淮西不过一群土贼,之所以还能苟存这么多年,靠的便是把淄青的盐往荆南私下贩售,然后和山棚、江贼一起打劫扬子江上过往商船,自从淮西所临的那数段航运由此中断后,西面各道的商人所产出的大好货物,棉布、药材、牛羊等,都很难往东南贩运;而东南的好货物,茶、丝、稻米等也很难往西面贩运。
所以歼灭淮西,不但是朝廷的想法,也是各地商贾的夙愿,他们当然愿意出助军钱。
一听到钱,皇帝立刻精神大涨,便问高岳具体该如何做。
高岳即说,索性一次性叫这批商贾掏出三百万贯钱来,分成三品,一百万贯为不要回报的助军钱,一百万贯为无利息的借款,一百万贯为十分一利息的借款,后两品等到朝廷平定淮西后,分五年偿清。
当然想要偿清也不难,淮西平定,不但户口增加,多处水运也被打通,朝廷增设数处转运院、埭塘收取过往税钱即可。
另外高岳还对皇帝说:其实不仅仅是西面商贾苦淮西久矣,鄂岳、淮南、河南、宣歙那面的茶商、布商等更是恨淮西入骨,每年被劫江贼杀伤掳掠的不知凡几,朝廷如要平淮西,臣岳相信他们也是能同样拿出三百万贯来的。
总之,只要能实现商贾的利益诉求,且保证有借有还,叫他们拿钱来资助朝廷军马,其实并不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