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秦州铜山出产的铜钱,名曰“兴元通宝”,钱的轮廓被火烤黑,用于防伪,也叫做“火漆钱”——高岳告诉俱文珍,行秦州的彰信县铜炉前前后后有十三处,每年可铸新钱一万七千余贯,佣工费、材料费、燃料费加在一起的铸钱成本,恰好和新钱相当。
即便铸钱不赚钱,但这样做依旧非常有意义:
因为对于当时唐王朝来说,在宣州铸钱运到京师来,每铸一贯钱,成本要两贯,但即便如此,为缓解让社会苦痛不堪的“钱荒”,唐政府还是得折本铸钱,来保障不断膨胀的商品经济所需。
所以行秦州、商州的铸钱炉落成后,成本能和新钱达到一比一,对皇帝而言已算是欢欣鼓舞的事情了。
翻过铜山,便是过支磨原和潘原,这片旷野西面是平凉城,东面过青石岭即是连云堡和泾州城。
“可惜了,用来做大马球场多好!”夕阳里,望着原野的美景,普王感叹道,不过他的想法是没法实现的——现在此处设立了数处羌屯,支撑座马坊所需,内里豢养着上千匹战马,都是皇帝曾在回纥那里买来的骏马,戳的统统是飞龙印,现在它们三三两两,正在草中低着头,再等个把月,这群马便能停料放青,自由驰骋奔跑在泾原的山崖大野之间,秋冬前即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来。
过潘原后,便入萧关道,此道夹在六盘山和子午岭间,中央便是葫芦河,这条河出了白草城后,便改名为蔚如川,直到注入黄河。
终于,俱文珍和普王见到了,从摧沙堡直到双笄山间,都满布着戍防的神策军卒,和凤翔、兴元征调来的壮丁,伐木声响彻天际,不断有树木在视野当中轰然倒下,接着经过简单的切削后,去除了枝桠,成了一排排圆木,被不断鸣叫的犏牛牵拉着,再被投入到葫芦河里,每十棵圆木扎成筏子,筏子上绑着各色的铁器具,顺流往北,起起浮浮,向河口的丰安军城而去。
看着这副情景,众人豪情大发,索性抛下仪仗队伍,数骑扬鞭,跟着滔滔河水里的圆木,一路往北面的苍茫疾骋而去。
“小王,终于看到大河了!美哉,壮哉!”旬日后,满脸胡茬的普王背着赤红色的旭日,看着丰安军城所在的河口,那浩荡的黄河,不由得豪情万丈!
过了普润,跨过达溪川上的竹桥,便至泾州百里城处。
许多昔日曾和高岳一起营田的泾原射士,听闻高岳来到城下,是扶老携幼,穿过长长的田垄,跪拜在道路边,捧着粟米、菜蔬,都要献给高岳。
马上的高岳扬手,示意不用。
“不想高尹得人心如此。”俱文珍说到。
还没等高岳谦虚,百里城内陇右元帅普王又带着扈从,出城来迎。
一时间,整个朝廷里最强力的地方大员,最受宠的宗室藩屏和最有权力的禁内中贵人,汇聚一堂,震惊整个泾原——至于其后邢君牙等领大批神策军卒前来拜谒,当真不值一提。
百里城现在已今非昔比,邢君牙上任后将其又扩建了圈,增设了旗亭、马面和楼宇,但即便这样,高岳见到那内城熟悉的望楼,笔直的通衢,两侧的邸肆,耸起的烽燧,还有横亘在东西侧的内城墙及券门时,还是眼眶一热。
毕竟是他洒过汗水,倾注过心血的地方啊!
“去河边督察筑军城,大乐事大乐事,务必要领小王去,小王迄今还未有见过大河呢”入夜后,百里城将原本公廨扩增后的“陇右元帅府”内,宴会上于丝竹乱耳、酒酣面热之际,普王搂着妖艳的美姬,白色的中衣露出圆领,哈哈大笑,对高岳和俱文珍提出这个请求。
“姊夫。”这时普王的小妾崔云裳,热情地坐在高岳席位对面,专门给他斟酒。
高岳连说屈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