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烽火施谋略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319 字 9个月前

旁边的高固立刻站起,宣布升我白草军五色旗!

很快,青色的牙旗顺着高杆被拉起,接着在风中招展起来。

这时白草军城的旧台地上,密密麻麻地立起许多人马来,为马有麟的神策骑兵和刘国光的泾原骑兵,各个黑衣黑甲,转忽森然出现在摧沙堡运输队的面前——稍微弯曲的河谷通道,就在这阔大的台地下穿过。

领头的一名西蕃的“桂”举高马槊上拴着的旗帜,大声喊着,似乎是在传达着“有敌袭”的讯号——牛羊和人马都在惊骇里胡乱奔走,然则他们的活动区域,被六盘山的峭壁和葫芦河夹住,无法腾挪开来,更不要说展开抵御的队形了。

泾原骑兵们一马当先,许多唐兵将弓举起,弦拉到了耳边,于奔腾当中将旋转的箭矢呼啸着射出,紧随其后的是神策骑兵,他们分道,自台地各处疾驰而下,就像是扑面而来的黑色骤雨般!

哇哇惨叫里,摧沙堡运输队首当其中的人和牲口,瞬即就有人中箭伏地倒毙,“阿卜,阿卜!”几名披着铠甲的桂们,摆动手里的武器,调转马头,指示着大伙儿往白草峪的隘道处退去,接着烟尘大作,运输队的人马拥堵着,向来时的白草峪狂奔。

就在这当子,二十名左右西蕃骑兵,自觉结成道防线,横断在道路当中,充当撤退的殿后兵马,阻挡狂潮般席卷而下的刘国光、马有麟部。

就这些人还想阻挡我们?

风般的泾原骑兵和神策骑兵,跑动冲下,紧接着就遭到了乌朵投石的问候。

一名最前面的唐军骑兵,哇的声惨叫,手里举着的剑倒飞出去,额头上中了记投石,本人翻落坠马,接着伏在地上,被无数马蹄腾跃而过,不知死活。

这投石,是西蕃骑兵在马背上抛出的,须知戴着乌朵可不止是西蕃的庸们,许多正规的武士也喜用乌朵甚于弓箭。

冲锋下来的唐军骑兵大怒,成群结队地劈入到西蕃骑兵殿后的防线上,可西蕃骑兵毫无畏惧,抽出各自的刀剑武器,双方冲撞起来,舍命厮杀着。

第二天的太阳初升后,缓缓流淌的葫芦河两岸,不管在东侧的萧关塞,还是西侧的白草峪,都笼罩在片肃杀静寂的气氛当中。

唐军的士兵全都按照部署,于各处埋伏妥当,马嘴上都套在了事前就准备好的木衔,伏在长可及腰的山坡深草当中。

而萧关的障塞、烽燧和馆驿区内,也暗藏着八百名骡子兵,和他们的坐骑。

从表面上看,萧关、白草满是平静,重山和河谷间飞鸟惬意盘旋,一切如旧,可暗地里却匿藏着浓烈的杀机。

“等到摧沙堡的队伍来后,便照样施放平安烟。”烽堠的台墙后,高岳低声对身旁的人说到。

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半时辰过去

高岳和整个伏击区域的唐兵都在坚忍而静静地等待着,希望摧沙堡蕃兵的补给行军路线和木简上相同。

终于,高岳伏在烽堠垛口上的手猛地抖动下!

白草峪直通南方的河谷里,传来了杂乱而庞大的脚步声、蹄声,还有牲畜们的叫唤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清晰。

“廉使,来了!”白草军兵马使高固低声而肯定说到。

迅速地,映入高岳眼帘当中,是川流不息的队伍,中间为马或犏牛,都背负着沉重的布囊,里面想必是粮秣——马重英也够能耐的,他六万蕃兵能从河西长驱千里,不携带辎重,越过黄河直攻盐州,煽动周遭党项十余万为仆从,不过人马毕竟还是要吃粮食的,现在马重英在庆州方渠前线,光靠就地劫掠,或党项蕃落来提供补给已然不足,所以也只能长途自陇右、会州运来给养,以补阙口。

最重要的中转站,便是原州摧沙堡。

运输队伍的两边,是稀稀拉拉的西蕃边防兵在护持,各个都骑在马上,佩戴的硕大的箭囊、投石袋清晰可见,手里持着马槊,高固伏在垛口上非常仔细地数了数目,很肯定地告诉高岳说,大约有一百五十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