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夜晚时分,官街鼓已慢慢沉寂缓慢下来,长乐坊资敬寺的偏门处,一顶去除了华饰的檐子,晃悠悠地急速行出来,这里距离大明宫内外苑非常近,几名仆人贴着坊墙,将檐子抬入到了南面的大宁坊内处邸舍里。
一位盛装,头戴帷帽、缀着纱帘的贵妇,在几位仆人和侍女的伴同下,下了檐子,穿廊过院,走入到大宁坊邸舍院内正厅门前。
“马上宵禁,我家主母不及回宅,在此权宿一夜。”当先名侍女便对邸舍的主人说到。
邸舍主人,也是位豪商董昌闻讯而出,望着这群客人,但没说话,很有默契地点点头,便又回去了。
随即,正厅寝所内,殿后神威军的两位射生将,李叔汶和莫六浑,早就焦躁不安地等候在那里,酒是一杯接着一杯,可身躯里的燥热却根本无法驱遣,反倒越来越炽。
最近神威军的监勾当,也是一位中官王希迁,正在颁布全营戒严的命令,说西蕃寇边,全部的北衙禁军和殿后神威子弟这段时间全得呆在禁苑兵营当中,不能随意外出,更不能夜不归宿。
但这种军纪约束,对出身山棚盗匪的李叔汶、莫六浑来说简直就是摆设,这二位和军中子弟串通好了应付,本尊这几日就在长安城各坊浪荡。
特别是前日接到了份书仪,邀请他俩来大宁坊邸舍夜叙番,更让李、莫两人魂灵都飞走了,宁愿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赴这场约。
这时,帷幕在阵娇媚的笑声里被揭开,延光公主外着流光溢彩的罗衫,款款而入,带着阵扑鼻的香风。
“咕噜!”两兄弟不约而同地将喉中的酒吞咽下去,接着都涎着脸笑着,急忙上前,手就向着白皙肥美的延光身上袭来。
“唉,我如今正在(为皇后,也是亲家母)服缌麻当间,何太无礼?”延光满是欲擒故纵的媚笑,嗔着一手打落两兄弟的毛茸茸的爪子。
“这五颜六色的,哪里来的缌麻?”李叔汶哈哈笑起来,指着延光的衣装质询。
邠宁节度使韩游瑰之子韩钦绪,是轻裘肥马,在数名便服的押官、邸官簇拥下,自进奏院当中取得许多钱帛财礼,公然不避嫌地前往崇仁坊资圣寺边中书侍郎萧复的住宅。
门前数排行马处,萧宅的门吏毕恭毕敬地立在前头,侍奉韩钦绪下了马,接着热情地将其引入到前庭。
之前韩钦绪就投过名刺至萧复宅了。
街曲的拐角处,几名乔装的金吾司子弟,在群恶少年的指引下,眼睛如鹰隼般,自各个方向盯住了萧宅的乌头门处。
前厅轩廊处,韩钦绪正准备向中堂走,在东院角门花林处,忽然传来句声音:“韩郎君不用入内,堂兄今日并不在宅中,而是入小延英殿问对。”
韩钦绪当即就有点不快:我投名刺,你萧复来定日子,可我来了后,你却爽约,这算什么?当宰相脾气都这么大吗?和那个韩滉差不多。
待到那人笑吟吟走近,韩钦绪才看到,这位是萧复的堂弟,太子府詹事萧鼎。
两人互相行礼,萧鼎便说家兄临时有召对,实属不得已,不过无妨,由我来接待韩郎君也是一样的。
“太子在少阳院内,很久前就听闻到韩郎君父子忠义事了”萧鼎下面的话,颇有些开门见山。
这话说得韩钦绪有些惶恐,说实在的他和他父亲想在朝廷找个靠山,而萧氏也确实如日中天,可他不想站得那么明显。
站队过于明显的政治人物,同样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个道理即便是韩钦绪这种一言不合就伙同骆元光当众杀人的家伙,也是明白的。
然而萧鼎却笑得非常温和,他知道韩钦绪的顾虑,便拍拍他的肩膀说:“勿忧勿忧,我是太子詹事,言语间自然是将储君排在首位的,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所有人都懂,太子也不过是想提前识天下雄杰,方便未来为己所用而已——故而韩节帅,有时也要为全族的未来打算打算。”
然后萧鼎上前凑了半步,话语当中已带着一丝威胁:“先前你和骆元光擅杀许霆光的事,多亏家兄在圣主前帮你搪塞,须知另外的宰相张延赏、严震等,都是力主要严惩不贷的。”
这话倒是直击韩钦绪的软肋,于是赶紧抱拳向萧鼎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