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蕃毁盟来侵秩凤翔、泾原,其东道大论尚结赞领三万兵,沿陇山各关布下七座营砦,分别为安夷关、大震关、华亭、青石岭、制胜关、陇山关、六盘关。”在地图上,高岳的手指顺着陇砥直至六盘山一条横线,向俱文珍介绍开战时的态势。
“唔,唔。”俱文珍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段太尉、刘别驾(刘海宾被任命为原州别驾),包括本尹在内,原本不知尚结赞觊觎方向为何处。”
“那为何会在苟头原得胜?”
“皆因神策大将军邢工尚当机立断,言任贼几路来,我只往尚结赞一路打将过去。”高岳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到。
“”邢君牙大惊失色,心想这策略方案怎么就成了我的作品?
可还没等他说什么,发觉袍角被人拉扯数下,一瞧是段秀实正在他身旁,不断使着眼色。
邢君牙便倒退一步,不再作声。
这时候俱文珍一双严厉的眼睛,盯住邢君牙,意思是这位高廉使所言是否属实。
“分明是段太尉主全军,高廉使筹划军略,我不过和刘别驾正面强攻青石岭,砍下六百颗首级罢了——怎么现在全是我的了?可现在只能演下去。”邢君牙心中是如此想的。
可口上,他是这么对俱文珍说的:
“小蕃历年占据陇砥,分兵出多路,侵我疆土,掠我人民。臣细细想来,河陇小蕃总军力不过五六万而已,其中还多有孩童充数,就人数而言我唐占优,所以前日尚结赞围泾州连云堡时,臣曾受监勾当谭知重的发兵印,领军来救连云堡,而后尚结赞便退守青石岭,臣便即会齐段太尉。高廉使、刘别驾数路兵马,一路别出陇山攻小蕃的后路,其他围攻尚结赞,尚结赞于青石岭不支,往平凉而退时,于苟头原被张敬则、高岳部所邀击,小蕃为我军大破,尚结赞仅以身免,衣衫、印信、文册、旗帜、伞盖皆落入我军之手,实乃仰仗陛下威德,侥幸得到此胜。”
这时俱文珍点点头,语气很欣慰:“养军千日用在一时,陛下养神策军总算是有所值。”
接着他想想,又忽然问了邢君牙句:“大将军击破尚结赞时,预定的攻略目标是在哪里?”
还没等邢君牙答复,高岳就指着地图抢先答道:“阴盘、安丘、朝那三城,皆为邢大将军所夺,恰好遮住平凉三面。”
阴盘,即是潘原。
于是俱文珍凑着地图望去,果然如此,“那尚结赞败退平凉,我军若是?”
“没错,我军若是能得到工具、给养,在阴盘、安丘、朝那三地修复原本的废城,每城入三千士卒固守,而后再集结三四千骑兵,轮番袭扰平凉的尚结赞,劫他的粮道,夺他的牲畜,不出半年,尚结赞便无法固守下去,不但能光复平凉,也能解盐州之围。”高岳顺水推舟。
邢君牙急忙应和,说是是是。
段秀实、刘海宾也急忙说对对对。
霍忠唐、谭知重也捧起衣袂,说高廉使此方案切实可行啊。
俱文珍望望四周,而后盯住高岳,嘿嘿笑起来,用手指着自己胸膛:“高廉使的意思,不但叫本使回去报功请赏,还要圣主拨给粮食,来助你‘三城复修’的策略?”
“若天使为难,那么由岳本人亲自随秦州归国的父老乡亲,一道赶赴阙下,向圣主呈献表章!”高岳当即撸袖扼腕,慷慨激昂。
“秦州的父老?”俱文珍大为惊讶。
“正是,段太尉此次越大震关击秦州,解救二千余唐人父老归国。”
“哦?”俱文珍拈起手指,摸摸自己的腮帮,若有所思。
然后他将手背负过去,在军府堂内来回踱了两步,就对高岳说:“父老们现在何处?”
“已入泾州南的良原城准备安置。”
“走,看看去。”俱文珍将手往南一指,如此说到。
听到这话,高岳嘴角浮起丝微笑,心里想:这下稳当了。
良原城下,一群白草军和神策军的将士,正立在原野边指着界标给那两千多归国的唐人们看,说“马上就在这里授永业田给你们,此后你们勤力耕作,每年缴两税钱和斛斗米给军镇就行,此外一钱都不多征。”
“是吗?两税钱,斛斗米?”这群久在西蕃统治下的唐人,还不知道唐政府的税制改革,不过不额外征税就是好的。
正在这时,良原城的大道上,一群人马扬着旌旗而来,“唐家天使巡察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