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无量寿经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502 字 9个月前

而他眼前的这群人,最关心的只能是死后,能不能不经劫难,可以往生为所谓的净土当中。

这时明玄法师便做出解答,“诸位只要诵弥勒佛号即可,诵一次,便聚一粒米,米可成斛斗,本愿亦可成助业。记住,一念之顷,诵弥勒名,可除却一千二百劫生死之罪;闻弥勒号,合掌恭敬者,可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如有礼敬弥勒者,则可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

“我佛慈悲!”这时所有的信徒都明白该如何去做了,纷纷合掌而十,随后口诵经文起来。

听完这些,高岳又不由得暗地里点头——原本,明玄法师在寺庙里虽然精修有成,可屡遭排挤,未能一展所长。可一旦他真的能主事,便很快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这净土宗和其他佛教宗派不同,它在民间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为何?因为净土宗始终在宣扬个观念,“我是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并且佛的本愿不是靠高僧个人修得的,而是要依靠广大信众的参与,如何解脱生死劫难?很简单,哪怕你大字不识一个,只要能“持名念佛”,反复诵弥勒之号,就能得到往生净土的“捷径”。

它的经典《观无量寿经》,全篇也就两千字,通俗易懂。

低门槛,高回报,再加上强大的普适性,使得净土宗成为这个时代最接地气的佛门宗派。怪不得阿兰陀寺自从来到百里城后,凤翔、庆州、邠州、宁州都有信众追随起明玄法师来。

“法师,敢问弥勒和净土的关系?”等到明玄法师结束讲坛,和高岳于后院林苑里品茗时,高岳好奇地问到。

明玄很平淡地笑笑,说“其实不瞒檀越,大乘弥勒和小乘弥勒,大乘净土和小乘净土,实则不同。”

“哦,愿闻其详。”

“檀越,大乘弥勒的净土超越三界之外,而小乘弥勒的净土则还在三界之内。”说完,明玄顿了一顿,又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语,“简单地说,一为弥勒上生,一为弥勒下生。”

“上生,下生?”

明玄用手指指天,“弥勒上生,即使说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建有净土,众生可发誓愿往生于彼净土之中;弥勒下生,则是弥勒菩萨终将下生于人世中龙华树下,救度众生。”

高岳一听,就明白了个中的玄妙。

碧溪留我武关东,

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

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

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

戍旗长卷夕阳中。

—————————————杜牧《题武关》

+++++++++++++++++++++++++++++++++++++++++++++

越过括箭岭和武亭川,便走入了好畤地界,该地多是神策行营的屯田地带,阡陌纵横。当高岳在此的驿站停留一夜后,便继续策马越过好畤后,往西北方向入灵台旧县。

啊,灵台直到百里城,顺着达溪川一路往西,军屯里的麦田、粟田、荞麦地不断望着天际延长着,整个规模比起神策军的军屯还要更胜一筹,其中冬麦已基本收割完毕,还没来得及入仓的麦捆,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的醉人光辉,炎热的天气下,泾州的民户、田士家眷们都在汗落如雨地忙碌着,有的已经开始在收割完毕的麦田当中种下绿肥作物,孩子们头顶着各种罐子,正往田头送食物,田野间的炊烟,四处飘荡。

高岳也擦擦脖子上的汗水,眯着眼睛,看着悬在正头上的太阳,明晃晃地,把四周翻滚的白云,透射得更加稀薄,远处的草和田,都在蒸腾的热浪当中扭动变形了。

但他的心情却从原本泥淖里拔出,变得有些开朗起来,毕竟这里的屯田都是他一手组织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