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春入韦府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326 字 9个月前

玉箫答应了声,就坐回到了钿车当中,车辆很快向着城门而去。

看着阿嫂的背影,高岳在内心微微叹口气。

因为他看得很清楚,略略所坐的花钿车当中,只有她一个。

西川营妓小春却没出现。

很显然,她被韦皋留在了府中,小春也总算实现了夙愿,荣登凤兴都团练使的庶妻。

这一切,阿嫂本人怕是要回到府邸中,才能知道。

不过知道也不会如何,最后也肯定是风轻云清

随后,白草军骑兵和奉义军骑兵会合,顺着街道继续往前走。

驿站长亭处,一位绯衫的官员,似乎在那里等候很久。

这相貌,高岳远远一眼瞧去,就不会认错。如此丑陋,如此狰狞,不是那凤州司马卢杞又是何人?

“卢杞流放贬谪之人,未有资格一起去奉天勤王靖难,只能备下薄酒,恭送二位团练使,希望二位辅佐陛下,尽早还定京师。”亭内,卢杞痛哭流涕,握住韦、高的手,接着又举起酒杯,连呼三声圣主,望着东北的方向叩拜。

“卢司马。”高岳低声切切。

那边卢杞顿时会意,再次上前紧紧握住高岳的手,一张丑脸满是欲哭无泪的模样,看得高岳心中发怵。

这种表情,燃烧着对重新掌权的渴望。

“我去奉天,会与小裴学士联络的。”高岳说了这样一句话。

卢杞长大嘴巴,随后重重地点头,高岳感到他的手满是颤抖。

高岳不由得又想到:

唐朝的都城长安,连带整个京畿地带,现在都处于种尴尬局面——河陇丧失,西域阻隔后,关中自丝绸之路获取的财富一落千丈,而河南道又因安史之乱的浩劫,经济彻底崩溃,迄今也没能恢复三成;军国之用,基本取自江淮、东南,可那里的米粮布帛出产从来不是问题,关键就是如何运到长安去,继续供养这座花般的上都,从而维系帝国全局政经的运转,所以刘晏才说——我唐的问题,其实就是漕运问题。

哪怕将来在河陇发起对西蕃的反攻,那也得先把财富汇聚到长安城的度支司里,才有可能。

换言之,谁掌握了漕运利权,谁都握有这个帝国的权力,才能真的做一些功业。

有利权就有钱,有了钱就有军队,有了军队就有政权,有了政权才能更好地抓住利权。

这样的脉络链条,在高岳心中一步步清晰起来。

为此,他还是需要利用自己的优势,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

现在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把这批米粮钱帛送到目的地。

在这点上,高岳主持的兴元府,道路真的是四通八达。

汉中兴元府走褒斜道,距离长安六百里;走骆谷道,距离长安八百里(走子午道?对不起,会死在半路上)。

且这两条秦岭通道的起始点,一在兴元府北的褒城,二在洋州。

可高岳没有选择其中的任何一条,因褒斜道的山洪在夏季随时可能爆发,栈道并不安全,此外水中多礁石,对付礁石的办法高岳还在探索;而骆谷道的北谷口所在的周至县,现在还被李希烈叛军控制着,自然也不可能走这条道路。

还是过兴州、凤州,借韦皋的船只、车马,沿西汉水过陈仓道运输最为周全。

兴元府赤崖新落成的转运院前,高岳找到王绍、王锷,随后很诚恳地对他说,我兴元还余四万贯的府中钱,现在请允许我把它补给您。

王绍很是吃惊,忙问高少尹此举为何。

“先前攻漫川关时,士兵加的餐钱、挑荡赏钱,还有阵亡将士的抚恤钱,前前后后花了四万贯有奇,皆是从汴东转运使和荆南军府里临时支取的。宣润送来的米粮,作为脚力钱,已支了一万七八千石给士兵、民夫,不能再取转输的钱物给本道的士兵了,故而愿拿兴元府中钱,补上这个缺。”

王绍很是感动,说高少尹言重,朝廷两税都会把脚力钱计算在内的,何况是攻打漫川关,是为了上津道的周全,此战白草、山南诸军出力最多,功勋最大,我是看在眼中的,这笔支出高少尹放心,马上入奉天城时,我必定伴同高少尹一起,向圣明解释清楚。

其实这个王绍,高岳现在了解到,他算是最有望接过包佶地位的人物,也特别被太师颜真卿所欣赏,将来很可能会主持一方财计,必然是高岳所着意结好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