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雪积年愤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368 字 9个月前

少尹第二句话立刻打开局面,商贾们都懂了,纷纷拜伏下来,七嘴八舌,口称愿出“率令钱”,帮将士们润家,以壮行色。

“各位以商助军,岳感激不尽!”

“应该的,应该的。”商贾们都擦着额头和脖子上的汗,忙不迭说到。

白草军的笔吏们立即手持文簿走入,递给这些人笔,叫他们写下各自所出率令钱的款项。

待到交上来后,高岳看了看,这一下子就刮到了二十余万贯钱,足够犒赏西山、白草、奉义的所有将士,也够遣散那群僚蛮了。

并且这些钱不过军府,全是蜀都城里“义商”们慷慨解囊,以私人名义捐赠的,干净得很。

高岳很开心,说诸位不必拘礼,在筵席上尽情快乐。

接下来几日里,军府衙门后院,车马络绎不绝,丝帛、青绳钱被成箱成箱送至,几个大院子很快都堆满了。

“马上除去城门和军府的戍守外,大部分子弟们都去万岁池外扎营,不要惊扰蜀地的父老嘛!”

可随即高岳又全城张榜。

这次点名召集的,是数类人,船工、织染工、刀剑工和麻纸工。

这群人不下几百,带着惊吓的眼神,东张西望,穿着麻衣短褐,被全身铁甲的士兵押着,走到了军府院子里。

他们有的是军府或衙门的雇工,有的是城中自由为业的。

让人惊奇的是,偌大的院子里,居然还设有他们的座位。

一排排的墩子,上面铺上了毯子或茵席。

院墙的槐树下,兴元少尹,如今蜀都城的实际控制者高岳,很和气地要求他们:“本尹的兴元府那里,百姓生活远不如蜀地啊,农田是刀耕火种,手工更是聊胜于无。本尹想要聘请你等去兴元,可携带家眷一道,何如啊?”

不过韦皋毕竟还算是半个君子,他只想对张延赏复仇而已,实则对妻妹还是以礼相待的。

如今见到岳父这副模样,他心中充满快意。

“昔日在邠州五龙驿时,张公可曾想过,与皋会以现在这种面目想见。”

现在韦皋直呼张延赏为“张公”,足见他早已割断了翁婿关系。

张延赏胡须抖动,在坐榻上转过身去,不理会韦皋。

可韦皋根本没把他摆在眼里,索性起身负手,“张公为荆南节度使时,皋不过在幕府内和你的几位僚佐有所争执,你就让皋当监门郎,并写信将皋好一顿痛骂,视皋为奴子耶!”

张延赏还是不回答。

韦皋冷笑下,他明白光是说这些,是不会让张延赏这个老奸巨猾的官僚有所动的,对付他必须单刀直入,击中对方心中最在意的东西。

“西川这里,张公难道还以为可以重持旌节吗?”

果然,听到这话,张延赏的脸色顿时有变。

“如今高少尹早已入蜀都城,只要他可以将那里的财货运到奉天城去,你认为圣主还会因张公的缘故,将你再送回去坐镇西川?简直痴心妄想。”

“你你们和西山军不过是同窟之贼。”张延赏愤愤。

“西山军不是贼,他们只是不满张公你而已,也许张公平日里得罪的人太多。不过倒也无所谓,张公在西川军府里积累的钱帛如山,倒是便宜了我和高岳,还是那句话,谁能将这些钱帛送到奉天,谁就是功臣。如今西汉川(嘉陵江)在我手里,褒斜水在高岳手里,如何由不得我们?”

张延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手指不断地对着韦皋抖着,连说”你,你这,你这忤逆。”

“我韦皋欲改写春秋,张公没资格谈我是顺是逆!碧笙,就此还于张公,可让东川吴使君借你数匹马,如犬如狈,过兴元府回奉天城去搅动你的口舌罢!韦皋,就此别过。”言毕,韦皋冷冷地拱起袖子,迅捷作完一揖,转身玉佩响动,大步得意地离去。

“阿父!”碧笙泪流满面,扑到父亲的膝前,不断抚着父亲的胸膛,她害怕父亲就此气闷而绝。

“当初我怎么将玉箫嫁给如此无行之徒?”张延赏气得捶胸顿足,不过当了这么长时间高级官僚,他自然也有极大的抗压能力,随后他扶起女儿,奇异地说,跟着你一道的数名家奴呢?是留在西川军府,还是跟着你钿车同路来的?

碧笙脸色变了,低声说全被姊夫扣在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