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相迎褒城关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354 字 8个月前

吴献甫可没那么好说话,狠狠砸了下拳头,接着走出军府,对麾下甲士说道,“圣主最早给孺子高岳的幕职,是节下的行军司马,可转眼间他为汉中都团练使,将节下排挤到襄州去,这算什么?算行军司马夺权,是可忍孰不可忍,等到交割宴会时,我等定要给那高岳点颜色瞧瞧。”

没过数日,消息传来,高岳的部伍已经抵达褒城城关处,贾耽派幕府内的诸多僚佐热情相迎。高岳急忙下马垂鞭,和诸位互相行礼。

原山南西道幕府里以文士居多,顿时热烈的场面控制不住,大家都纷纷开始吟诗起来,大部分人都清楚这位高逸崧,现在是圣主身旁的红人,可马虎不得,于是《迎高少尹于褒关道中》之类的酬唱四起,又有营妓帮衬调侃,一时间褒城青山绿水间,莺歌燕舞和欢声笑语不绝。

高岳不善诗歌,只能静静微笑着看他们,并拿出布帛来,不断赏赐给佐酒伴行的营妓。

营妓们都想凑着他,可见到高少尹马后的车内,正妻云韶正在那里坐着呢,虽然少尹的夫人满脸稚气,白白嫩嫩的,可营妓们又犹豫纷纷,心想这位不会是暗藏杀气吧,悍妇不能只看外表的。

另外白草军浩浩荡荡的仪容,和那面招展的黑白貔貅战旗,也让营妓感到害怕,队伍里不但有军卒,还有随行的家属,及不少工匠——原本营修奉天城时,皇帝将作监里派来的工匠,年近六十的全由高岳拍板继续返聘录用,这群人霎是高兴,因为到了六十岁后,将作监肯定要辞退他们,而今兵荒马乱的,谋生不易啊,便都心甘情愿地追随着高少尹,前去兴元府扎根。

汉中理所南郑城,即在汉水北岸,又分为新城和旧城,新城乃在旧城西南处,是隋朝时期新筑,邻靠汉水有个集散码头,更有韩信的拜将坛为名胜,而贾耽正好于此搭起锦绣彩棚,欢迎高少尹的到来。

高岳登拜将坛,疾趋而上,见到坐席上的贾耽,便行晚辈之礼,丝毫没有倨傲的表情。

贾耽也赶紧将高岳扶起,并朗声笑道:“高少尹,在这个拜将坛宴请您,不会让您受屈吧!”

“贾相公(此时贾耽为检校散骑常侍)入襄州荷朝廷重任,又将汉中旌节转于在下,转输财赋,共助国艰,怎会让岳有受屈?况贾相公又为李少源挚友,岳即为小字辈,当侍贾公如父,此后但凡有所差遣,岳及白草军万死不辞。”

贾耽大笑,连说小友言重,说着引着高岳的臂弯,请他伴自己同座。

跟着高岳而上的,只有中虞侯郭再贞和长史韦平。

这时彩棚下坐着的大将吴献甫冷冷哼了声,对障子后的武士打了个手势。

高岳还亲自提笔撰写文章,回忆起代宗皇帝李豫对自己的诸多关爱提携,是边写边哭,请他多多显灵,庇佑全泾原的军民。

当然这哭有七成是发自肺腑的,因为李豫确实对他很好,现在他发达了,当然不能忘却前代的皇恩。

“逸崧要去兴元府为少尹?”王母宫旁侧山坳里的草堂处,吴彩鸾十分惊讶。

“炼师可继续在回中山清修,我赠你宅一所,田庄一处,可静待我的音讯。”

这让吴彩鸾十分开心,有了这个可就旱涝保收。

这时想起薛炼师的话语,高岳忍不住,便问彩鸾的夙愿到底是什么,自己可以帮忙的。

“数年前在胜业坊鸣珂曲里,高岳微末,不敢说此大言,可而今小有所得,愿以阿师所托为念。”

“哎,逸崧,这些年本师也积攒了点钱财,我觉得距离实现愿望也不远了,只是不知那人愿意还是不愿意。”

这会儿高岳才明白,当初自己错怪炼师,还以为她到处借钱是因为沉溺博戏所致,可没想到彩鸾阿师也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的。

“攒了多少贯?”

彩鸾得意地竖起三根指头,低声切切,说三百贯啦!

也不错,够在长安城购买间宽绰宅第了。

不过高岳想了想,便急忙又问:“阿师,你的钱怎么从未见你携带过?”

“我都随了南省礼部司的食本钱了!”彩鸾得意洋洋。

“呃!!!”高岳听到这话,眼睛瞪住,头皮都要炸了。